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师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③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⑤。”夫子曰:“小子⑥识⑦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①式:同“轼”,车前横木,用作动词,指扶轼而听。②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③壹:确实。④男:当时称丈夫的父亲为男,即公公。⑤苛政:残暴的政令。⑥小子:古时长者称晚辈为小子。这里指孔子称他徒弟。⑦识(z hì):同”志”,记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子路问之。使:让/派让/派。
②然。然:对的对的。
③何为不去也?去:离开离开。
④苛政猛于虎也。于:比比。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
②子之哭也,查似重有忧者。
你哭得那么伤心,确实像有很伤心的事你哭得那么伤心,确实像有很伤心的事
(3)选文深刻揭露了什么现象?
当权者对老百姓施以苛刻的政,使百姓苦不堪言。或“苛政猛于虎也。”当权者对老百姓施以苛刻的政,使百姓苦不堪言。或“苛政猛于虎也。”
【考点】句子翻译.
【答案】让/派;对的;离开;比;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你哭得那么伤心,确实像有很伤心的事;当权者对老百姓施以苛刻的政,使百姓苦不堪言。或“苛政猛于虎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3 8:0:2组卷:19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文言文
古人读书法
[甲]朱子读书法ㅤㅤ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安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仔细地、从容地)看字,子细(仔细)分明读之。
ㅤㅤ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ㅤㅤ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紧要)。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乙]陈晋之读书法ㅤㅤ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长进)。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是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毛病),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2)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
(2)【甲】文第一段强调读书要
【乙】文第二次段指出“今人”和“予”读书的弊病是
(3)朱熹和陈晋之的读书法有何异同?
(4)怎样才能把书读熟呢?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试作概括。
(5)朱子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他为什么要把“心到”排在第一位?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发布:2025/3/13 9:30:1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夏月则练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①该句告诉我们时间是
②翻译句子。发布:2025/3/13 8:0:2组卷:11引用:1难度:0.7 -
3.字词理解。
(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正确的请打“√”,如有错误,请把正确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①夏月则练囊盛(强烈)数十萤火以照书。
②过是溪,逢老媪方(正在)磨铁杵。
(2)照样子,用组词的方法来解释加点字。
例:胤恭勤不倦。(疲倦)
①胤恭勤不倦。
②博学多通。
③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④未成,弃去。
(3)“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如下,下列句子中的“卒”分别选哪个义项?
卒:①完毕,结束 ②到底,终于 ③死
A.七月卒,年七十一。上闻之震悼
B.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发布:2025/3/13 8:0:2组卷:45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