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马战友侯发山 ①整个连队只有一匹马,名义上是连长的坐骑,可是连长很少骑它。这匹马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只是一匹普普通通的马,个头一般,毛色纯黑,不带一点儿杂色,性情也温顺,从没有发过脾气。那时候,部队正跟蒋介石打着仗。大家给它取名“老蒋”,自然也有看不起它的成分。
②唯独连长例外,自己省下口粮,悄悄塞到“老蒋”的嘴里;有时间了,给它洗洗澡;遇到风雪天,害怕它冻着,把自己的褥子抽出来披到它身上……有一天,因为没有粮食,厨师拿它出气,仅仅是抽了它一鞭子,被连长狠狠批了一通。
③在一次伏击战中,连队两名战士受伤,急需送到三十里外的总部医院。若是派人抬担架去,时间慢不说,还需要占用四名战士,本来人手就不够,况且战斗正处于胶着状态。怎么办?连长看到“老蒋”,两眼一亮,说:“让‘老蒋’带着两名受伤的战士去!”
④通讯员小刘吃惊地问道:“连长,这可以吗?”
⑤连长说:“可以。”
⑥连长虽这样说,但他也只有四分的把握。上个月,连长骑着“老蒋”到医院做阑尾炎手术。等手术做完后,连长昏迷中尚未苏醒。医院不知道“老蒋”,派了个车送连长——战争期间,医院人满为患,无大碍的病人都让提前出院。连长走后没多久,“老蒋”竟挣脱缰绳,撵了一路,独自回到驻地。
⑦既然连长发话了,大家就把两名受伤的战士绑缚在“老蒋”身上,然后,连长指了指方向,轻轻拍了拍它的屁股。“老蒋”似乎什么都明白,头一仰,撒开四蹄,“哒哒”地跑远了。
⑧战斗结束,消灭敌人22名,缴获重机枪两挺,轻机枪四挺,迫击炮一门,炮弹12枚。连长很高兴,准备安排人往山下抬时,“老蒋”回来了。看到它大汗淋漓的样子,连长心头一紧:两名受伤的战士送到医院了?还是半路出了什么岔子?他上前拍了拍“老蒋”的头,忽然看到马嚼子上拴着一团纸。连长解开,纸上写着:两名受伤的战士已经到医院,生命无大碍。连长愣怔了一下,上前抱着“老蒋”的脖子,亲了个够,比打了胜仗还激动。至此,大家不得不对“老蒋”另眼相看。
⑨那次,通讯员小刘骑着“老蒋”给团部送信回来,途中遭到敌人的伏击。“老蒋”虽然没有受过训练,但是,它一点儿也不含糊,仿佛对身边飞过的子弹视而不见,反而加快速度,箭一样往前冲。等逃离险境,“老蒋”没有减速,飞快往连部赶。事后小刘说:“那一刻,我感觉‘老蒋’像飞一样,不弱一匹真正的战马。”
⑩等到小刘和“老蒋”赶回驻地时,小刘刚从马背上跳下来,“老蒋”一下子就瘫倒在地。起初,大家以为它是累的。连长走到跟前,忽然发现“老蒋”的眼里渗出泪水。他忙蹲到“老蒋”跟前,用手去抚摸它身上的毛,当摸到肚子的时候,觉得湿漉漉的,但不是汗水,是血水!连长这才发现,“老蒋”中弹了!未来得及处理、包扎,“老蒋”就因为失血过多,永远闭上了眼睛。
⑪厨师提议,既然“老蒋”死了,可以剥皮吃肉。小刘不干了,说:“要不是‘老蒋’,我早就没命了。”还有上次“老蒋”独自驮到医院去的两名战士,也不同意“卸磨杀驴”,不,在这里应该说是马。
⑫意见不统一,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连长,他是“一家之主”,是杀是埋他说了算。
⑬连长重重地叹口气,说:“‘老蒋’是咱们连的一员,要按烈士的待遇,厚葬它。”
⑭听到连长的话,在场的战士都诧异不解,埋掉得了,还厚葬,未免有点儿过分。
⑮连长看出大家的疑惑,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给大家解释:“那一年,我们皮徐支队路过河南巩县老庙村,在当地征兵时,老百姓的热情都很高,除了青壮年踊跃报名外,六十多岁的老人,十一二岁的孩子,都要求当兵。还有一位王大娘,牵出了她的马,她说自己一辈子无儿无女,就让那匹马当她的儿子上战场吧。那匹马就是‘老蒋’……”
⑯新中国成立后,王大娘隔三岔五就能收到一张汇款单,这些汇款单来自全国不同地方,汇款人姓名一栏,填的都是“马战友”。
(1)全文写了关于“老蒋”的哪几件事?
(2)在第⑬段中,连长为什么提议厚葬“老蒋”?
(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具有表现力的句子。
①连长愣怔了一下,上前抱着“老蒋”的脖子,亲了个够,比打了胜仗还激动。(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②“老蒋”虽然没有受过训练,但是,它一点儿也不含糊,仿佛对身边飞过的子弹视而不见,反而加快速度,箭一样往前冲。(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4)结合文章内容,分别从内容上和结构上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答案】(1)“老蒋”将两名受伤的战士安全送达医院;“老蒋”在连长离开医院后不久自己挣脱缰绳,独自回到驻地。“老蒋”救了通讯员小刘,自己却中弹身亡。
(2)“老蒋”是征兵时,王大娘贡献出来的,她说自己一辈子无儿无女,就让那匹马当她的儿子上战场,“老蒋”代表着老百姓对革命的支持。“老蒋”曾护送伤员到医院、救了通讯员小刘,最后因公牺牲,为连队做出了很大贡献,应该受到大家的尊敬。
(3)①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抱”“亲”表现出连长对“老蒋”完成任务的欣喜和激动,表达了连长对“老蒋”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②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奔跑的“老蒋”比作箭一样,表现了“老蒋”的勇敢。
(4)内容上:文章以新中国成立后,王大娘隔三岔五地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署名都是为“马战友”的汇款单结尾,点明主题。
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马战友”,这些汇款人都是马的“战友”;深化主题:战士们以向王大娘汇款的方式表达对马的感激,表现了军民之间的深情。
(2)“老蒋”是征兵时,王大娘贡献出来的,她说自己一辈子无儿无女,就让那匹马当她的儿子上战场,“老蒋”代表着老百姓对革命的支持。“老蒋”曾护送伤员到医院、救了通讯员小刘,最后因公牺牲,为连队做出了很大贡献,应该受到大家的尊敬。
(3)①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抱”“亲”表现出连长对“老蒋”完成任务的欣喜和激动,表达了连长对“老蒋”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②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奔跑的“老蒋”比作箭一样,表现了“老蒋”的勇敢。
(4)内容上:文章以新中国成立后,王大娘隔三岔五地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署名都是为“马战友”的汇款单结尾,点明主题。
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马战友”,这些汇款人都是马的“战友”;深化主题:战士们以向王大娘汇款的方式表达对马的感激,表现了军民之间的深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9 8:0:9组卷:18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腊八粥》)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0 -
2.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发布:2025/3/13 4:0:1组卷:6引用:1难度:0.0 -
3.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发布:2025/3/13 3:30:1组卷:7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