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空间上表现为高度集聚的中心城市及其周围与之联系紧密的外围区域的结合,反映城市功能区覆盖到的空间范围。其大小可作为判定城市大小的主要依据。如表为2010年东、中、西部各级都市区数量及人口比重变化表。据此,完成3~4题。
地区 | 都市区数量(个) | 都市区人口 | ||||||||
Ⅰ级 | Ⅱ级 | Ⅲ级 | Ⅳ级 | 合计 | 较2000年增减 | 占全国都市区总人口比重(%) | 与2000年变化(百分点) | 占全国Ⅰ级 都市区人口比重(%) |
与2000年变化(百分点) | |
东部 | 13 | 11 | 22 | 20 | 66 | +6 | 64.6 | +3.7 | 84.7 | -6.1 |
中部 | 1 | 7 | 12 | 22 | 42 | +5 | 19.9 | -3.6 | 4.4 | -4.8 |
西部 | 2 | 7 | 5 | 6 | 20 | 0 | 15.5 | -0.1 | 10.9 | +10.9 |
下列关于我国都市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市区数量,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态势
②都市区沿海、沿江、沿边密集分布的格局明显
③与2000年相比,都市区人口向东部的集聚正在强化
④与2000年相比,中部都市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上升
【考点】城镇化的标志;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7引用:0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市位于华北平原,2005年3月,该市新城区开工建设,规划建设的新城区位于老城区东南8km,新城区规划为该市的行政中心及区域性的商务、金融、文化中心。
材料二:如图为该市1994年和2014年城市功能用地略图。
(1)如图可以直接表现出的该市城市化特点是
(2)说出2014年丙功能区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说明新城区的建设对该市发展的作用。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发布:2024/8/16 0:0:1组卷:7引用:3难度:0.7 -
3.全国耕地按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读图,完成1~3题。
该区在城市化过程中( )发布:2024/12/31 16:0:1组卷:1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