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请你参观完“现当代功勋人物”展区“于敏”这一板块后,完成问题。
      1961年1月的一天,钱三强找他谈话,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了他。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钻研多年的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转向研究氢弹原理,开始了隐姓埋名的28年。在相关领域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他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核大国对技术绝对保密,我国科研人员重担千斤。由于大型计算机机时非常紧张,为了加快研究,于敏和团队几乎时刻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1965年9月,上海的“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于敏以超乎寻常的直觉,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理出头绪,抽丝剥茧,带领团队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为了研制第一代核武器,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屡屡拖着疲弱的身躯来回奔波。因研制氢弹劳累过度,他曾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与死神擦肩而过。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中国闪电般的进步如神话般不可思议□这是西方科学家的评论,也是对以于敏为代表的无名英雄的真诚赞美。
      1988年之前,于敏的名字都是保密的。直到他的名字解禁后,他的妻子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绝密忠诚,无私无我,无怨无悔,这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值得被每个中国人铭记。
(1)加点词语“绝密”对于敏的事迹进行了高度概括。结合语段可知“绝密”的含义是:一方面是指他在氢弹研制中做到了①
对技术绝对保密
对技术绝对保密
,一方面是指他②
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
长达28年。
(2)下面是同学为于敏院士创作的对联,请你将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D
D

上联:___钻研,隐姓埋名铸重器
下联:埋头克难,惊天动地壮___
A.一心 国力
B.潜心 国力
C.一心 国威
D.潜心 国威
(3)结合内容,在□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

A.、 ”,
B.、 ,”
C., ,”
D., ”,

【答案】对技术绝对保密;隐姓埋名;D;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45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在横线上写出词的反义词。
    我们既要向先进的同学学习,又要帮助
     
    的同学进步,要尊重他们,亲近他们,不应该
     
    他们,
     
    他们。

    发布:2025/2/28 21:0:1组卷:27引用:1难度:0.0
  • 2.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哪里有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

    发布:2025/3/12 17:0:2组卷:15引用:1难度:0.8
  • 3.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要留清白在人间(  )

     
    发布:2025/3/12 22:30:1组卷:38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