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比较阅读,完成练习。
【材料一】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格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节选自《落花生》)(1)阅读文段,梳理概括不同人眼中花生的特点。
 人物  姐姐  哥哥 “我”  父亲
 花生的特点
花生很美味
花生很美味
花生可以榨油
花生可以榨油
花生的价格便宜
花生的价格便宜
不好看,很有用
不好看,很有用
(2)文段画“____”的句子中,父亲把花生和
桃子
桃子
石榴
石榴
苹果
苹果
相对比,说明花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表,却具有
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的品质。
(3)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C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认为它们的果实没有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材料二】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搭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飞向广袤太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经济落后、工业和科研基础薄弱、资金设备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白手起家、不畏艰难、持续接力,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两弹一星”伟业,挺起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两弹一星”是不朽的丰碑,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为精神内核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鼓舞和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两弹一星”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两弹一星”的成功是集体奋斗成就的伟业。回望奋斗历程,在惊天动地的“两弹一星”事业背后,有太多的隐姓埋名人,他们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如今,那片曾经被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点亮过的山河,已现盛世繁华。追寻先辈们的足迹,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薪火相传,正在勇攀科技高峰的征程上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
(选自《做惊天动地事,当隐姓埋名人》)(4)你在阅读【材料二】时,以下速读方法你做到了哪些?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①集中注意力。
②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③带着问题读。
④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
(5)【材料二】中,“两弹一星”具体是指
原子弹
原子弹
氢弹
氢弹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精神”是指: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为精神内核的“两弹一星”精神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为精神内核的“两弹一星”精神

(6)【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共同之处在于无私奉献的精神,无论是落花生花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表,却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还是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为精神内核的“两弹一星”精神都强调无私奉献,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落花生以及无数科学家一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共同之处在于无私奉献的精神,无论是落花生花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表,却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还是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为精神内核的“两弹一星”精神都强调无私奉献,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落花生以及无数科学家一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答案】花生很美味;花生可以榨油;花生的价格便宜;不好看,很有用;桃子;石榴;苹果;朴实无华、默默奉献;C;①②③④;原子弹;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为精神内核的“两弹一星”精神;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共同之处在于无私奉献的精神,无论是落花生花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表,却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还是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为精神内核的“两弹一星”精神都强调无私奉献,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落花生以及无数科学家一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9 0:0:1组卷:15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经常受到侵华日军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侵华日军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杀害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牺牲时年仅13岁。
          材料二: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jù)在上甘岭的敌人,他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负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邱少云身上燃起了大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也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1)古往今来,爱国英雄层出不穷,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爱国英雄的一组是
     

    A.孔子 岳飞 杨靖宇
    B.李白 方志敏 董存瑞
    C.林则徐 黄继光 赵一曼
    (2)阅读两则材料,从牺牲时“年仅13岁”“年仅26岁”这些语句中,我感受到了
     

    (3)从两则材料中,选择一个最打动你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并把打动你的原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发布:2025/3/12 8:0:1组卷:27引用:1难度:0.8
  • 2.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发布:2025/3/9 21:30:2组卷:35引用:5难度:0.4
  • 3.非连续性文本。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查阅资料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9.3% 34.4% 30% 16.3%
    (1)下列从统计表中得出的结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有82.9%的学生每天都会上网。
    B.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不多。
    C.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上网是为了看动漫、电影和下载音乐。
    D.有16.3%的学生上网是为了学习、查阅资料。
    (2)你觉得上网和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
    (3)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反映的情况,结合自己的体会,向广大中小学生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发布:2025/3/9 11:0:2组卷:41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