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相对稳定,无活火山。岛内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该岛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经大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从别处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地球大陆冰盖融化,入海径流增加,大陆桥逐渐消失。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渐缩小。
材料二:如图为末次冰期及其以后东南亚海陆分布变化情况。

(1)说明该岛气候对植被生长特征的影响。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当地森林破坏后自然恢复慢的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解释冰期时大陆桥出现的原因。
(4)简述迁徙到该岛的大型动物能连续进化且体型变小的原因。

【答案】(1)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光照、水分、热量充沛;植被生长迅速,高大稠密。
(2)该岛全年高温、降水多,森林破坏后,地表没有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缺少土壤,树木生长困难。
(3)冰期时,全球气温低;(海洋水汽到达陆地),降水以固态形式储存于大陆(多转换为大陆冰盖);流回海洋的地表径流减少;海洋水体减少,海平面下降,大陆桥显现。
(4)该岛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质条件稳定,气候变化小,生物进化连续;冰期结束后海平面上升,大陆桥消失,生存空间较小;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食物相对不足。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2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如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37~38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 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 1750m3/s

    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发布:2024/12/31 9:0:1组卷:12引用:1难度:0.6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2月 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我看到处处是幽深的峡湾,烟云缭绕,两岸绿岛荒岩上栖息着无数海鸟、企鹅和海狮,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
    ---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
    如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探险旅游路线。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
    (2)比较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并说明理由。
    (3)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除了作为旅游地外,乌斯怀亚港还是各国南极科考船停靠中转的首选地,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发布:2024/11/12 21:0:2组卷:20引用:3难度:0.5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广西喀斯特地貌区分布着多种多样的苦苣苔科植物。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山地中的崖壁、岩缝和洞穴中,生长于由石灰岩风化剥蚀而形成的弱碱性石灰土上。苣苔科植物植株矮小,花色鲜艳,果实中没有肥美多汁的肉质部分。科考发现,广西各地区间苦苣苔科植物的物种差异显著,几乎每一个山峰或岩溶洞穴都有独特的苦苣苔科物种,此现象被人们称为“一山一种”。图1为广西某苦苣苔科植物外观图,图2为广西某地苦苣苔科植物的分布模式图。
    (1)根据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生长环境,分析苦苣苔科植物的生长习性。
    (2)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广西苦苣科植物“一山一种”的形成原因。

    发布:2024/11/28 21:0:2组卷:8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