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配制了一定初始浓度的含Mg2+、Ca2+和SiO4-4培养液并均分为两组,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两组培养液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培养液中3种离子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表明,三种离子的吸收与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有关,则该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由 线粒体线粒体(填细胞器)提供,水稻培养液中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其原因是水稻吸收 水分子水分子的速率大于吸收Ca2+的速率。
(2)比较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培养液,同一种离子的变化程度明显不同。该实验较好地体现了离子跨膜运输具有 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特点,这与植物细胞膜上 载体蛋白(或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载体蛋白(或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有关。
(3)若对番茄根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Mg2+的吸收量显著减少,而Ca2的吸收量没有受到影响的原因可能是 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植物部分叶片发黄,有同学认为,可能是培养液中缺乏Mg2+,导致叶片中 叶绿素叶绿素合成受阻。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探究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最好再增加的实验步骤是:向该溶液中 加入一定量(或适量)的Mg2+加入一定量(或适量)的Mg2+,继续培养数天后,若幼苗的症状解除,即可证明观点正确。
S
i
O
4
-
4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答案】线粒体;水分子;选择透过性;载体蛋白(或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叶绿素;加入一定量(或适量)的Mg2+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7 5:0:1组卷:12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主动转运,又称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方式。主动转运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主动转运的能量来源分为3类(如图1):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泵)、间接供能(协同转运蛋白)、光驱动(光驱动泵)。图2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和转运葡萄糖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脂双层的主要成分是
(2)由图1可知,ATP驱动泵作为载体蛋白的同时,具有催化
(3)由图2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量直接来自发布:2025/1/5 8:0:1组卷:6引用:2难度:0.6 -
2.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6 8:30:6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3.主动转运的特点不包括( )
发布:2025/1/5 8:0:1组卷:0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