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伏惟圣朝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愿陛下矜愍愚诚,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又复甄录,寄以民社,此正臣陨首效命之秋也。
      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节选自简祖英《陈情表》)注:①甄录:甄别录用。②民社:此指地方官。③禄秩,官员俸禄的级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C

A.犹蒙育。 矜:怜悯
B.皇天后土实所共 鉴:照察
C.臣微志。 听:倾听
D.禄秩不容及不孝之 徒:同类的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

A.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手阖门
B.臣少仕伪朝。 又有若老人咳笑于山谷中者
C.叨元臣。 天下笑者
D.果尽奉欢期。 及其所既倦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B

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A.其肤以验其生枯。
B.天下集响应。
C.单于其节。
D.忧劳可以国。
(4)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D

例句:今臣亡国贱俘。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当其欣于所遇。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B
B

A.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
B.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
C.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
D.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C

A.“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四个“无”斩钉截铁又饱含感情。
B.李密《陈情表》运用“乌鸟私情”“结草报恩”等典故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C.简祖英《陈情表》中“陨首效命之秋也”表达自己死后也要为朝廷奔走效命的愿望。
D.“西山之日已薄”用太阳快要落山形容老年人快要死亡,形象生动,引发读者的同情。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②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答案】C;A;B;D;B;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23 5:30:2组卷:25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马夬马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
    B.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
    C.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
    D.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陛下:对皇帝的尊称。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如《荆轲刺秦王》说:“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
    B.黔首: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秦始皇时期开始作为官方辞令使用。《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
    C.海内:国境之内,也就是指九州全境。古代传说,头上是天,脚下是地,天是半圆形罩在四方形的大地上,大地的四周是四海。
    D.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是古代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此处泛指粮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列举秦王的爱好,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纤离之马等等,都是来自诸侯各国。
    B.在论说的层次上,作者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的高度;接着再以前代四位秦君“不却众庶”“无敌天下”去打动秦王。
    C.文章多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
    D.文章以利劝之,以害怵之,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②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

    发布:2024/12/4 16:0:1组卷:23引用:5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神器之重,居域中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二)太宗答魏征      省频抗表,诚极忠款,言穷切至。披览忘倦,每达宵分。非公体国情深,启沃义重,岂能示以良图,匡不及!朕闻晋武帝自平吴已后,务在骄奢,不复留心治政。何曾退朝谓其子劭曰:“吾每见主上不论经国远图,但说平生常语,此非贻子孙者,尔身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等必遇乱死。”及孙绥,果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为明于先见。朕意不然,谓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曾位极台司,名器崇重,当直辞正谏,论道佐时。今乃退有后言,进无廷诤,以为明智,不亦谬乎!危不持,焉用彼相?公之所陈,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注),必望收彼桑榆,期之岁暮,不使“康哉良哉”,独美于往日,若鱼若水,遂爽于当今。迟复嘉谋,犯而无隐。朕将虚襟静志,敬伫德音。
    注:韦、弦:韦,柔软的皮;弦,弓弦。当年西门豹曾身佩软皮,董安于佩戴强弓。在这里韦、弦代指有益的规劝。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神器之重 当:处于
    B.永保无疆之 休:休息
    C.纵情以傲 物:事物
    D.此非贻子孙者 厥:相当于“其”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必固根本 不及
    B.根不固求木之长 不持
    C.居域中 议法度而修于朝廷
    D.斯亦伐根求木茂 虑壅蔽则思虚心纳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
    B.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
    C.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
    D.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荣的贞观之治时期;作者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到唐太宗逐渐滋长的贪图享乐、喜好骄奢的思想,并且敢于犯颜直谏。
    B.《谏太宗十思疏》先譬喻论证“积德义”之重要;后数“竭诚”之善,明“傲物”之恶,彰“载舟覆舟”之力,强调“积德义”之必要;再分条列出“十思”之内容。
    C.《谏太宗十思疏》以“居安思危”为总绳,以劝谏太宗“十思”为目的;内容如高山流水,势贯始终;论证环环相连,无懈可击;通篇骈俪工整,华美流畅。
    D.从《太宗答魏征》可见唐太宗从谏如流,这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美政,也证明了魏征奏疏的成功。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②及孙绥,果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为明于先见。
    (6)唐太宗在回答魏征的诏书中认为晋朝的何曾“不忠”“罪大”,唐太宗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发布:2024/11/29 17:0:1组卷:53引用:5难度:0.5
  • 3.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节选的课内文言文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影相(安慰)              B、齐谐者,怪者也(记载)
    C.舅母志(夺取)            D、野马也,尘埃也(山野中的雾气)
    (2)下列虚词意义相同一项是
     

    A、以: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B、之: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其: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于:①鹏之徙于南冥也         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逍遥游》大量使用寓言故事,如鲲之变化、海运鹏徙、蜩鸠讥笑等等,使文章充满奇特的想象,富有传奇的色彩,体现庄子的浪漫主义风格。
    B、“逍遥”,庄子指不受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本段所写的鲲鹏能够高飞九万里,能够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它也没有达到真正逍遥。
    C、《陈情表》的背景是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D、《陈情表》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4)翻译
    ①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②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③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发布:2024/12/5 8:0:1组卷:2引用:1难度:0.7
小程序二维码
把好题分享给你的好友吧~~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  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4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4.8.2  |  隐私协议      第三方SDK     用户服务条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