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文段一】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爰历篇》六章,胡毋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籀篇》里的,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______为准,便与“籀文”略有不同。这些是当时官定的标准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
【文段二】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大概正书不免于拘,草书不免于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最为适用。
(1)【文段一】中空白处应填的字体为 小篆小篆。
(2)【文段二】中介绍秦以后书体的演变,下列选项所用书体与书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A

A.草书 | 正书 | 行书 |
B.正书 | 草书 | 行书 |
C.草书 | 行书 | 正书 |
D.行书 | 正书 | 草书 |
周围的人都笑起来。
一个穿着呢子制服、留着短胡子的中年人,冲着火光检查完了他的枪简,就用他那粗嗓子说:“这小伙子多用功呀,连火烧着了都不觉得。”“A,把你看过的给我们讲讲吧。”另一个人说。那年轻的红军战士搔着烧焦了的头发,笑着说:“呵,安德罗修克同志这本书,真称得起是一本好书。我一拿到手,就怎么也放不下了。”
(3)选文中,A是
保尔
保尔
(人名),文中划横线的“这本书”是《牛虻
牛虻
》(书名)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他了解保尔的悲剧……
“阿基姆,难道你真的认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着他的胸脯,“只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战斗行列。老兄,请你千万记住这一点。阿基姆沉默不语。他知道这绝不是漂亮话,而是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的呐喊。他明白,像保尔这样的人不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
(4)请结合原著回答:文段中“悲剧”指什么?“呐喊”表达了保尔怎样的心声?
【答案】小篆;A;保尔;牛虻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2 8:0:10组卷:1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小语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整理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8 9:0:1组卷:173引用:8难度:0.5 -
2.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文经典,完成题目。
楚辞经典 《经典常谈》相关内容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节选自《离骚》) 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情辞凄切,缠绵不已。
(2)试运用《经典常谈》中的相关内容谈谈《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层含义。发布:2024/12/26 16:30:2组卷:288引用:8难度:0.5 -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ㅤㅤ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
①以上文段出自
②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发布:2024/12/26 14:30:1组卷:174引用:10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