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登车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B
A.君子固有诬人也 | 固:原来 |
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 巧:灵巧 |
C.是以舜无佚民 | 是:此,这 |
D.岂足多哉 | 多:称赞 |
C
C
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 | 勾践说于国人曰 |
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C.善则善矣 | 此则寡人之罪也 |
D.舜不穷其民力 | 樊哙侧其盾以撞 |
A
A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C
C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C.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②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③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答案】B;C;A;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2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