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分洪区是指:利用湖泊、洼地及修筑围堤或利用老的圩垸加高加固,以滞蓄洪水的区域。一般分洪区兼有滞洪和蓄洪两种作用。到达设计蓄洪水位之前,则运用为蓄洪;当超过设计蓄水位时,采用“上吞下吐”的运用方式,为滞洪或行洪的运用方式。
材料二:武汉周边一共规划了5个泄洪滞洪区,分别是:咸宁嘉鱼的西凉湖,汉南、蔡甸与洪湖的杜家台,武汉市东西湖,武汉市武湖,新洲与团风的涨渡湖与白潭湖。这5块泄洪区,总面积达2779平方公里,远超武汉市区面积。蓄洪区有效容积117.1亿立方米,相当于三峡水库有效库容的一半。如图为武汉泄洪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武汉区域的六大蓄滞洪区中,自建成以来,真正频繁使用过的只有杜家台蓄滞洪区,剩下的几乎从来没有使用过。蓄滞洪区的定位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2020年东西湖蓄滞洪区级别由一般蓄滞洪区调为蓄滞洪保留区,已达最低级别。
(1)描述武汉分洪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2)从武汉市角度,简要分析在武汉市区周边修建防洪区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东西湖蓄滞洪区降级的原因。
【考点】区域的差异性和关联性;长江流域协调发展及综合治理.
【答案】(1)分布不均;长江北岸多于南岸;主要分布于长江、汉江等河流较弯曲的沿岸;分布于武汉市区周边,武汉市上、下游都有分布。
(2)地势低平,河道较弯曲,地表排水不畅;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位于汉江、长江交汇区,地表来水量大,汇水速度快;市区地面多硬化路面,下渗少;武汉市人口规模大,经济发达,灾情严重。
(3)三峡工程防洪功能发挥;武汉市堤防逐年加固;建设海绵城市,减轻城市内涝威胁;东西湖距离主城区较近,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规模大,降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人口聚集。
(2)地势低平,河道较弯曲,地表排水不畅;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位于汉江、长江交汇区,地表来水量大,汇水速度快;市区地面多硬化路面,下渗少;武汉市人口规模大,经济发达,灾情严重。
(3)三峡工程防洪功能发挥;武汉市堤防逐年加固;建设海绵城市,减轻城市内涝威胁;东西湖距离主城区较近,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规模大,降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人口聚集。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14 0:0:8组卷:7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如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发布:2024/12/31 17:30:2组卷:7引用:5难度:0.1 -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示意海平面气压分布。
(1)就气流状况而言,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天气系统及位置关系。
(2)推测北京市近期天气将要发生的变化。
(3)对比分析E、F两地风的差异。发布:2024/12/31 17:30:2组卷:4引用:2难度:0.6 -
3.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不丹的一条国际河流。如图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处河谷大致呈
(2)归纳河流水文特征差异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河段 水文特征 主要影响因素 甲河段
(4)乙区域是世界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其成因。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1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