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曼为高毒性的有机磷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等被人畜吸收,它可影响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而具有神经毒性。突触是大脑实现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的结构基础,为探究持续的小剂量梭曼染毒对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开展了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依赖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它与突触后膜上的 (特异性)受体(特异性)受体结合,可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 外负内正外负内正。随后乙酰胆碱可被乙酰胆碱酯酶降解失活,最终使突触后膜的电位恢复为 静息电位(或外正内负)静息电位(或外正内负)。
(2)科研人员将健康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每天使用不同浓度的小剂量梭曼进行染毒,与对照组置于相同环境下正常饲喂,持续14天后开展水迷宫实验,记录其找到逃生平台(隐藏于水下)的时间,结果如图。

由实验结果可知 实验组(A组和B组)大鼠逃脱时间长于对照组(C组),且梭曼浓度越高,逃脱时间越长(A组高浓度下,从第2天起,随训练天数增加,逃脱时间不缩短反而延长)实验组(A组和B组)大鼠逃脱时间长于对照组(C组),且梭曼浓度越高,逃脱时间越长(A组高浓度下,从第2天起,随训练天数增加,逃脱时间不缩短反而延长),说明持续的小剂量梭曼染毒可降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3)为进一步研究持续的小剂量梭曼染毒的分子机制,科研人员又分别对三组大鼠大脑皮层的相关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
组别 |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 乙酰胆碱受体的mRNA表达量/% |
A | 104.1 | 86 |
B | 138.5 | 89 |
C | 157.0 | 100 |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导致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积累,长期过度地刺激乙酰胆碱受体,会导致 受体的表达量降低(下降)
受体的表达量降低(下降)
,从而干扰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降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4)科研人员还发现,随染毒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的量逐渐降低,原因是突触间隙积累的乙酰胆碱
抑制了乙酰胆碱的释放
抑制了乙酰胆碱的释放
,这是一种 (负)反馈
(负)反馈
调节机制。【考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答案】(特异性)受体;外负内正;静息电位(或外正内负);实验组(A组和B组)大鼠逃脱时间长于对照组(C组),且梭曼浓度越高,逃脱时间越长(A组高浓度下,从第2天起,随训练天数增加,逃脱时间不缩短反而延长);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受体的表达量降低(下降);抑制了乙酰胆碱的释放;(负)反馈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14 8:0:9组卷:6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神经递质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3引用:2难度:0.7 -
2.在人的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的“沉默突触”沉默之谜。请你推测“沉默突触”不能传递信息的原因是( )
①突触小体内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发布:2024/12/31 3:0:2组卷:48引用:13难度:0.9 -
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6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