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
生姜起源于热带雨林。在热带雨林环境中,上部植被的叶子有效地吸收入射阳光中的红光和蓝光,而下层则接收到丰富的绿光。二氧化碳主要通过叶片气孔在环境与组织间隙间交换,组织间隙间的CO2即胞间CO2浓度。图1是生姜植株光合作用场所及过程示意图。为提高温室生姜产量,某团队研究了室内光质对生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W:白光 G:绿光 WG:白光+绿光)。

(1)图1中A物质为 BB。
A.H2O
B.O2
C.CO2
D.H2
(2)图1中吸收可见光的色素位于结构 AA。
A.①
B.②
C.③
(3)反应Ⅱ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 CC。
A.光能→电能
B.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C.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D.稳定化学能→活跃化学能
(4)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的叶绿体色素为 AA。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
(5)若突然将白光照射组的白光减弱,则短时间内五碳糖/三碳化合物的比值将 BB。
A.上升
B.下降
(6)以下对光反应和碳反应的比较(√代表发生,×代表不发生),正确的是 ADAD(多选)
A. | ATP的生成 | 光反应 | 碳反应 | B. | 水的参与 | 光反应 | 碳反应 |
√ | × | × | √ | ||||
C. | 光合色素的参与 | 光反应 | 碳反应 | D. | 能量发生变化 | 光反应 | 碳反应 |
√ | √ | √ | √ |
D
D
。A.

B.

C.

D.

(8)根据图2和所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及推测正确的是
ACD
ACD
。(多选)A.相较于白光和白光+绿光组,绿光照射下植物的胞间CO2浓度高,其原因是绿光照射下光合速率最小,消耗的CO2最少
B.胞间CO2浓度越高说明光合速率越大
C.各组内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D.热带雨林中同一生姜植株不同位置的叶片光合速率可能不同
(9)生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以
BCD
BCD
。(多选)A.运输至果实储存
B.为花叶细胞分裂分化提供能量
C.为根部细胞吸收无机盐提供能量
D.运输至地下茎即“生姜”中储存
【答案】B;A;C;A;B;AD;D;ACD;BC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3 8:0:1组卷:9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研究发现,Rubisco酶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小亚基和叶绿体基因控制合成的大亚基组成,功能上属于双功能酶。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却错误的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生成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回答下列问题:
(1)Rubisco酶在细胞的
(2)当胞间CO2与O2浓度的比值减小时,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请从C5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3)为纠正Rubisco酶的错误反应,光合植物创造了多种高代价的补救机制,如有的细胞中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微室,将CO2浓缩在Rubisco酶周围。该机制形成的意义是发布:2025/1/16 8:0:1组卷:50引用:5难度:0.6 -
2.光呼吸可使水稻和小麦等作物的光合效率降低20%至50%,造成减产。
光呼吸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Rubisco,酶是一个双功能的酶,具有催化羧化反应和加氧反应两种功能,其催化方向取决于CO2和O2的浓度。当CO2浓度高而O2浓度低时,RuBP(1,5-二磷酸核酮糖,C5)与进入叶绿体的CO2结合,经Rubisco酶催化生成2分子的PGA(3-磷酸甘油酸,C3),进行光合作用;当CO2浓度低而O2浓度高时,RuBP与O2在Rubisco酶催化下生成1分子PGA和1分子PG(2-磷酸乙醇酸,C2),后者在相关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酸(光呼吸的底物),乙醇酸通过光呼吸代谢循环合成PGA,重新加入卡尔文循环,而1/4的PG则以CO2的形式释放,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红光照射条件下,参与光反应的主要色素是
(2)从图1看出,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突然停止光照后叶片会出现快速释放CO2的现象(CO2猝发),试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3)水稻、小麦属于C3植物,而高粱、玉米属于C4植物,其特有的C4途径如图2所示。根据图2中信息推测,PEP羧化酶比Rubisco酶对CO2的亲和力发布:2025/1/16 8:0:1组卷:21引用:3难度:0.5 -
3.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已知该植物叶肉细胞在适宜光照、较高的氧气浓度条件下由于Rubisco酶既能催化过程①,也能催化过程②,可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光呼吸。光呼吸是指在O2浓度高,CO2浓度低时,Rubisco酶可催化C5(RuBp)加O2形成1个C3、1个C2,2个C2在线粒体等结构中再经一系列转化形成1个C3、1个CO2,C3再进入卡尔文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
(2)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物质,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
(3)据图推测,当CO2浓度与O2浓度的比值
(4)科学研究发现,在一些蓝藻中存在CO2浓缩机制:蓝藻中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微室,能将CO2浓缩在Rubisco酶周围。该机制的意义是发布:2025/1/16 8:0:1组卷:21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