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古典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1)枯藤老树昏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把并列式意象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夜发清溪向三峡,(2)思君不见下渝州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的《峨眉山月歌》通过数个地名的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3)日月之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4)星汉灿烂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的《观沧海》描绘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与宏大的抱负;“(5)正是江南好风景正是江南好风景,(6)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借“落花”感叹个人身世之悲,慨叹繁华世界的落幕。
与人交往,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7)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8)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求学路上,我们认为学习与思考应相辅相成,因为“(9)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10)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回答)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思君不见下渝州;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1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