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化学小组的同学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别设计的三个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进行实验】三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组别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实验装置 |
![]() |
![]() |
![]() |
实验现象 | 固体溶解,产生气泡,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 无明显现象,天平指针不偏转 | |
实验结论 | 猜想1正确 | 猜想2正确 | 猜想2正确 |
(1)同学们都认为第三组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
该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该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第一组实验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现要用该组实验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则改进装置的方法是 密闭的装置内进行反应
密闭的装置内进行反应
。【实验结论】第一组同学改进装置后再次进行探究,得出猜想2正确。
【实验反思】
(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C
AC
(填字母)。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蜡烛燃烧后长度越来越短,最后消失
C.食盐水的质量等于蒸干后得到的食盐质量与水蒸气质量之和
D.木材在空气中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比原木材的质量小
【解释与应用】
(4)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应用:某固体物质隔绝空气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的组成元素为
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和铜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和铜元素
。【答案】该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CaCO3+2HCl=CaCl2+H2O+CO2↑;密闭的装置内进行反应;AC;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和铜元素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26 8:0:9组卷:8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某学生为了探究甲烷的组成元素,设计并完成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甲烷中含有哪些元素?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在空气中点燃甲烷,
②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 (1)证明生成物有水,甲烷中一定含有 ③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2) (3)证明生成物有CO2.甲烷中一定含有
经实验测定甲烷的化学式为CH4,请你写出甲烷燃烧方程式:发布:2024/12/1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某地农民将玉米秸秆等粉碎后放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发酵制沼气,发酵后的残余物可做农家肥。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玉米秸秆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的问题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根据沼气的成分猜想玉米秸秆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设计方案】: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相关结论 用坩埚钳夹持一小段烘干的玉米秸秆,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玉米秸秆剧烈燃烧,火焰熄灭后能够观察到瓶壁上有水珠 产物中有 向集气瓶中滴入少量 能够观察到 产物中有CO2
(1)将玉米秸秆烘干的目的是:
(2)根据以上探究,同学们得出结论,秸秆中一定含有发布:2024/11/19 8:0:1组卷:8引用:2难度:0.5 -
3.根据以下实验方案,“探究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请将你的思考及实验结果写在短线处。
【猜想假设】:
(1)猜想1:相等;猜想2:
【实验探究】
(2)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分别将反应物及反应容器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取下烧杯,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放回托盘天平,天平的指针
(3)你认为猜想发布:2024/12/25 10:18:46组卷:1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