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紫藤萝花隧
陈志宏
      ①我与紫藤萝结缘,始于上中学时念的一篇课文《紫藤萝瀑布》。那时的课文没有配图,也无参考资料,甚至连作者都语焉不详,更无从通过网络搜来图,一睹芳容。少年的我,只在文字里寻觅隐于花瀑里的自然韵律,以及生命悲欢。
      ②七八年前,趁春暖日丽,我和家族几个兄弟,前往近郊莲塘踏青,顺便拜会生活在省农科院的大伯。
      ③一群人在旷野般辽阔、花果园一般繁盛的农科院大院漫步,但见坡上有奇花,一条一条垂下,风扶柳似的,袅袅娜娜。花枝上缀满精灵般的小碎花,个个以嫩白色打底,花尖披一身印染淡紫、深紫、粉红、猩红诸色的小马甲,溢美流香。
      ④行走世间,只见过繁花朵朵开,哪见过这一条一条像少女秀发一般柔顺垂下的花瀑,满坡明艳成一段惊奇。我被这异美惊呆了。这从未见过的异花,让一趟莲塘之行,成终生难忘的遇美之旅。
      ⑤我急忙问大伯:“这是什么花?”
      ⑥大伯笑答:“这个花呀,十分漂亮,还有一点清香。它叫紫藤萝。”
      ⑦啊!这就是紫藤萝。
      ⑧驻足花前,双脚再也挪不开,人与花灵犀相通,心相牵,无声交缠在一起。我与之深情对视,像热恋的情侣,相看两不厌。面对一汪倾覆的紫海,这种感觉前所未有,妙不可言。
      ⑨李白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与紫藤萝对视的当头,感觉人与花皆染“香风美人”之色彩,余味悠远。
      ⑩从莲塘回来,我绘声绘色地向上幼儿园的孩子布道紫藤萝的美,承诺有机会一定带她去那里,走一走紫藤花径,看一看紫藤花影。
      ⑪偶遇人间美食、世间美景,第一时间想要和自己的孩子分享,不知是不是为人父母的通病,至少我一直如此。为此,我多次遭同行人嘲弄。可惜,直到现在,孩子都长成花季少女,上中学了,也没能带她去那儿闻一闻紫藤萝的浅香。
      ⑫时光之刃割断了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纽带,父女之间渐行渐远,去莲塘看紫藤萝的机会,越来越少。
      ⑬2018年深秋,我和母亲搬到新寓所居住。初来乍到,我莫名地喜欢小区内一条空空的隧道,艺术范,先锋派,不愧是清华大学团队设计的。不锈钢条竖为骨架,拱成一条长长的廊道,小竹篱横亘其间作山墙,漏风、漏光、漏雨,疏疏朗朗一长隧,穿行来去,别有一番滋味。
      ⑭转年春暖,小区桃花笑春风,花香阵阵,草木扶疏,那条镂空隧道爬满了紫藤萝浓绿的花叶,柔韧的蔓顺势垂下,满眼是叶的绿、花的白,白白绿绿倾泻成一汪高峭的海浪,浪尖上漂荡和跳跃着淡紫、粉紫、粉红、猩红的小船帆。上下打量这紫藤萝花隧,让人不由得沉醉其间。
      ⑮我急急地喊孩子过来赏花,在花隧里穿来穿去,满架紫藤萝的耳朵里灌满了我们父女俩的谈笑声。孩子眼尖,在花隧里有新发现,尖叫道:“葡萄!”果然,一粒一粒青嫩的葡萄缀在藤蔓上,挤挤挨挨,亲如一家人。这条花隧不光缠满紫藤萝,葡萄闻喜而来,见缝插针地挤了上去,藤相交,蔓相缠,一同穿过风和雨,跨越种族,亲密如侣。
      ⑯我总算是带孩子看了紫藤萝花,在这新寓所的小区院里,而不是莲塘。但是,我的孩子把目光锁定在小葡萄上,生生把紫藤萝晾在一边。紫藤萝之美,在其瀑,在其势,在其幽幽浅香,以及白底紫红的别致,但因孩子的忽略,我对它火热的欢喜心,像久置的沸水,渐渐回归常温。
      ⑰花开花谢几度春,紫悠悠,香幽幽,寂寞无人闻。总感觉我在隧道这一头,孩子在那一头,等我小跑过去,却结结实实地扑了个空,惊回首,那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现在我刚站定处——仿佛我和孩子之间隔着过不去的紫藤萝隧道。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1)文章写了“我”跟紫藤萝的三次机缘,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语段补充完整。
少年的我,
念课文《紫藤萝瀑布》
念课文《紫藤萝瀑布》
,只能在文字里寻觅悲欢;七八年前,
在省农科院赏紫藤萝
在省农科院赏紫藤萝
,我被这异美惊呆了;在新寓所,
喊孩子一起赏紫藤萝花隧
喊孩子一起赏紫藤萝花隧
,欢喜心渐渐回归常温。
(2)请说说文章⑫段的作用。
(3)请赏析第⑭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满眼是叶的绿、花的白,白白绿绿倾泻成一汪高峭的海浪,浪尖上漂荡和跳跃着淡紫、粉紫、粉红、猩红的小船帆。
(4)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5月写作的《紫藤萝瀑布》,其中有一句话让人难忘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同样是面对紫藤萝,两位作者的感悟相同吗?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答案】念课文《紫藤萝瀑布》;在省农科院赏紫藤萝;喊孩子一起赏紫藤萝花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9 8:0:9组卷:10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爱莲说》一文的语言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发布:2024/12/26 23:30:2组卷:11引用:2难度:0.4
  • 2.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追忆逝者的文章,试简要分析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7
  • 3.课文《老王》写人记事,材料较为琐碎,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发布:2024/12/26 22:0:1组卷:37引用:2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