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直达本质的核心思维是什么?      ①电影《教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②我们总以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环境和机会,而事实上,面对同样的环境和机遇,思维方式不同,结果也就大相径庭。
      ③一对双胞胎兄弟,在相距不远的国道旁,各自开了一家饭店。开业后不久,两兄弟发现,虽然国道上车来车往,却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来吃饭。眼看生意要做不下去,哥哥对饭店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收效甚微。弟弟却什么也没做,只是在饭店旁边建了一间干净卫生的免费厕所,生意却一天天好了起来。原来,长途跋涉的司机们需要下车“方便”,而这些司机,刚好也是需要吃饭的“精准流量”。
      ④思维方式,实际上正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简单来说,人类的创造力,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来源:一种是逻辑推理,通过预设不证自明的公理,用大前提层层推导出小前提,不断演绎出新的知识;一种是直觉类比,不受明确的因果限制,在多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表象间,直觉到一种深层的相似性,通过“类比”产生出突破性的洞见。
      ⑤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长期推崇逻辑推理,忽略直觉类比。但是,世界著名的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在《表象与本质》一书中,却用大量的事实,动摇了这一成见,证实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直觉类比永远是人类决策过程的核心。
      ⑥近代许多伟大的天才,都是通过“类比”,取得一生最重要的突破,连最伟大的爱因斯坦也概莫能外。在爱因斯坦之前,“光的波动说”已经垄断物理学长达100多年,所有物理学家都对“光是一种波”坚信不疑。而爱因斯坦通过将光和水类比,在两种表象之间,看见了一种深层的相似性:水可以由波纹传播,但水同时也由水分子组成,光会不会也是如此?循着这种类比,爱因斯坦最终证明了“光子”的存在,开启了物理学“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认知革命。
      ⑦为什么类比对于创造如此有效?侯世达在《表象与本质》一书中写道:表象与表象之间,有一条通往深层的线索,而类比,是把多个线索连接起来的钥匙,让我们得以瞥见中心深处的东西。换句话说,类比是一种思维上的利器,通过运用类比,思考者能把原本非常复杂的表象降维至日常层面,从而轻易洞见其本质。侯世达发现,类比并不专属于天才。恰恰相反,类比是人类普遍的底层思维模型,只是每个人对它的掌握程度都有所不同。
      ⑧天才之所以具备如此丰沛的创造力,在于他头脑中可用来类比的“概念库”比普通人更为宽广。因此,当他们面对未知事物时,可以用类比选择性地唤醒脑中的概念,从而把原本非常深奥的内容降维,变得更容易理解。一个普通人同样可以通过拓宽自己的“概念库”、训练自己使用类比的能力,来获得超乎往常的洞察力、创造力,在工作、生活中做出更为明智、长远的决策。
(1)下列对“思维方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D

A.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不弱于环境机会等因素。
B.思维方式的得当有助于人们看透事物本质。
C.思维方式主要有逻辑推理和直觉类比两种。
D.思维方式之间的好坏优劣一直存在着争议。
(2)下列对“直觉类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B

A.直觉类比是人类认知本质与做决策的核心。
B.直觉类比直到近代才被科学家们广泛运用。
C.直觉类比是借表象间的特殊联系看见深层。
D.直觉类比在不同人群中的掌握程度不一样。
(3)作者眼中,直达本质的核心思维是什么?如何强化这种思维?

【答案】D;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34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材料一:
    ㅤ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点燃了许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14~15岁的青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如图:

    (源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
    ㅤㅤ材料二:
    ㅤㅤ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胜利归来,为中国人第九次太空之旅画上完美的句点。任务重、难题多、挑战大,神舟十四号乘组被称为空间站任务的“最忙乘组”,一点也不夸张,充分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ㅤㅤ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那些载入史册的“首次”。首次利用气闸舱和小机械臂进行出舱;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展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力;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为未来我国乃至全球开展空间科研提供了更大平台;首次应用三舱三船的新技术新材料,加速全行业产业链的创新进程。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这一棒接力,接得稳、握得实,再次证明了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摘编自(《“永远值得期待”标注航天底气》,2022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ㅤㅤ材料三:
    ㅤㅤ航天精神体现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包含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凝聚“能吃苦”的坚韧之力、“能战斗”的奋斗之力、“能攻关”的进取之力、“能奉献”的无我之力。与精神铸造同样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实践的践行。向航天英雄学习,让载人航天精神照彻我们的心灵、指引我们的行动、照亮我们的征程。
    ㅤ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自觉把“小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创造历史伟业的“大我”之中,以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的精气神,在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中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各展其才,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辉煌,书写新篇章。
    (摘编自《让“载人航天精神”照亮新时代奋进征程》,2022年6月22日四川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点燃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B.青少年专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青少年认为载人航天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C.神舟十四号乘组无惧困难挑战,实现新突破,再次证明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D.我们要赓续发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彩篇章。
    (2)请结合材料二,概括神舟十四号乘组在本次太空之旅中完成了哪些挑战。
    (3)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学习载人航天精神的意义。

    发布:2024/12/27 2:0:1组卷:15引用:3难度:0.5
  • 2.学习与探究。
    ㅤㅤ七年级(1)班准备制作以“经典同行,励志成长”为主题的图文展板,请你参与设计。
    展板素材
    素材A: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我们遇见秀气的小山和澄清的河水,感受文字中流淌的脉脉温情。
    素材B:在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中,我们遇见既沉默寡言又慷慨坚韧的牧羊人,发现了平凡者亦拥有伟大的灵魂。
    素材C:在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们遇见一个脱离险境的孩子,悟出人生哲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将它一点点分解开来,就能战胜它。
    在审核素材时,你发现有一项素材与展板主题不符,请你向展板负责人小娟说说你的看法。

    发布:2024/12/26 20:0:2组卷:4引用:3难度:0.5
  • 3.综合性学习。
    (1)读下面材料,谈谈你读后的感想(答出两点)。
          材料一:中学生小沈与网络游戏亲密接触后,逐渐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随之而来的,是迅速下滑的学习成绩,是逐渐变得慵懒的身体,是父母、老师焦虑的眼神……
          材料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2)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进行语言表达。
          小华的爸爸为爷爷的八十大寿准备了许多烟花爆竹,小华劝说爸爸不要放烟花。可爸爸说:“你爷爷八十岁生日值得庆贺,为此设宴请客,多放烟花也是表孝心。”
    如果你是小华,请从“环保”和“孝心”的角度来劝说爸爸。

    发布:2024/12/26 23:30:2组卷:4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