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对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研究中提出了化学渗透假说,其原理如图所示:细胞膜上的H+-ATP酶使得细胞壁呈酸性,生长素在细胞壁中以分子态(IAAH)存在,而在细胞质中以离子态(IAA-)存在,在细胞的一侧存在生长素输出载体将生长素运出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在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后,还能活化H+-ATP酶,加强细胞壁酸化,酸性条件会使得细胞壁松弛,进而通过膨压导致细胞伸长。
(1)IAA-进入细胞与排出细胞的方式分别为 主动运输、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图中B侧为植物茎段的形态学 下端下端(填“上端”或“下端”)。
(2)某兴趣小组欲验证是细胞壁酸化导致的细胞伸长,现有pH分别为5、7的缓冲液及其他必须实验器材,请完善实验方案并进行结果预测。
①选择 生长状态一致生长状态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切取等长的胚芽鞘 伸长区伸长区(填“尖端”或“伸长区”)置于蒸馏水中2小时备用;
②将胚芽鞘伸长区均分为A、B两组,A组浸泡在pH=5的缓冲液,B组浸泡在pH=7的缓冲液中将胚芽鞘伸长区均分为A、B两组,A组浸泡在pH=5的缓冲液,B组浸泡在pH=7的缓冲液中
③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实验材料的长度。
结果预测:若 A组胚芽鞘伸长区的平均长度显著长于B组A组胚芽鞘伸长区的平均长度显著长于B组,则表明是细胞壁酸化导致的细胞伸长。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答案】主动运输、协助扩散;下端;生长状态一致;伸长区;将胚芽鞘伸长区均分为A、B两组,A组浸泡在pH=5的缓冲液,B组浸泡在pH=7的缓冲液中;A组胚芽鞘伸长区的平均长度显著长于B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9 0:0:8组卷:3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淀粉体-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内含淀粉体的细胞感受对重力的单一方向的刺激,使横放的茎、根等部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经由聚合转变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1 4:0:1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2.某同学将豌豆幼苗横放几小时后,将一段弯曲部位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到细胞大小如图所示。检测到Ⅰ侧生长素的浓度低于Ⅱ侧(图中•表示生长素的分布状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7引用:4难度:0.7 -
3.为了探究不同环境下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A花盆横放在某一光照强度的地方;装置B花盆横放在一个不透光的木箱内;装置C花盆摆放在一个带转轴的圆盘上(G、E,G′、E′表示近地侧,L、F,L′、F′表示远地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长素具有使根向
(2)用植物生长素调节机理解释,装置A、B中幼苗茎向上弯曲生长的原因是
(3)在装置C中,将花盆固定于斜面A上,A置于圆盘上随圆盘一起匀速转动,则一段时间后,幼苗的根的生长状况是
(4)若A、B为对照性实验,A、B实验探究的课题可表述为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