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电位传感器可以测量不同溶液的电位值,根据电位值大小可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数值越大,氧化性越强,数值越小,还原性越强。
测得几种物质的电位值如表所示。(注:实验中进行酸化时均用稀硫酸)
物质 | H2O2 | H2O2(酸化) | FeCl3 | KMnO4(酸化) | NaNO3(酸化) | NaBr | KI | Na2S |
浓度 | 5% | 5% | 0.1mol•L-1 | |||||
电位值/mV | 276 | 683 | 671 | 1130 | 603 | 362 | 116 | -361 |
(1)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三种溶液,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②①③
②①③
(填序号)。①FeCl3
②酸性KMnO4
③酸性NaNO3
(2)影响物质氧化性强弱的因素有
物质种类
物质种类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
。(3)已知Fe3+与I-不能共存,由此推测下列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bd
bd
。a.Fe3+、Br-
b.Fe3+、S2-
c.NO3-、H+、I-
d.H+、MnO4-、I-
(4)向等浓度的NaBr和KI混合溶液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4-+10I-+16H+=5I2+2Mn2++8H2O
2MnO4-+10I-+16H+=5I2+2Mn2++8H2O
。(已知MnO4-在酸性环境下的产物为Mn2+)(5)往淀粉-KI溶液中逐滴加入氯水,观察到溶液先变蓝后褪色。小组同学就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两种猜想,并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猜想1:____;
猜想2:I2被氯水继续氧化
查阅资料:HClO不能漂白淀粉与I2结合形成的蓝色物质。
序号 | 实验操作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1 | 分别取少量褪色的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并加入对应试剂,观察实验现象 | a | 猜想1不正确 | |
2 | 淀粉溶液 | 溶液不变蓝 | 猜想2正确(I2被氧化为IO3-) | |
3 | b+稀H2SO4 | 溶液变蓝 |
氯气将淀粉氧化
氯气将淀粉氧化
,实验1所用试剂a为 碘溶液
碘溶液
,实验1的现象为 溶液变蓝色
溶液变蓝色
。②实验3所用试剂b是一种可溶性含碘化合物,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I-+IO3-+6H+=3I2+3H2O
5I-+IO3-+6H+=3I2+3H2O
。【答案】②①③;物质种类;溶液的酸碱性;bd;2MnO4-+10I-+16H+=5I2+2Mn2++8H2O;氯气将淀粉氧化;碘溶液;溶液变蓝色;5I-+IO3-+6H+=3I2+3H2O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6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向200mLFeBr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其中n(Fe3+)、n(Br2 )随通入n(Cl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7 9:30:1组卷:51引用:3难度:0.5 -
2.根据反应式:①2Fe3++2I-═2Fe2++I2,②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发布:2024/11/28 12:30:2组卷:349引用:8难度:0.8 -
3.已知:
①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②Cl2+2FeCl2═2FeCl3;
③2KI+2FeCl3═2KCl+I2+2FeCl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发布:2024/12/11 14:0:2组卷:425引用:7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