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认为,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2)可以利用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提取纤维素酶,鉴别这类微生物可用刚果红染色刚果红染色法。
(3)棉麻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但含纤维素酶的洗衣粉仍可洗涤这类衣物,原因是纤维素酶使棉麻织物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深处的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达到很好地去污效果纤维素酶使棉麻织物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深处的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达到很好地去污效果。
(4)为提高纤维素酶的利用率,科研人员将纤维素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胶珠,该方法称为包埋法包埋法。其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聚沉,形成稳定的凝胶珠使海藻酸钠聚沉,形成稳定的凝胶珠。若凝胶珠中纤维素酶量少,原因可能是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
(5)该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究纤维素酶固定化后的热稳定性变化。将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置于60℃水浴中,每20min测定其活力一次。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纤维素酶固定后热稳定性提高提高,依据是固定化酶活力下降速率小于游离酶固定化酶活力下降速率小于游离酶。
【答案】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刚果红染色;纤维素酶使棉麻织物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深处的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达到很好地去污效果;包埋法;使海藻酸钠聚沉,形成稳定的凝胶珠;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提高;固定化酶活力下降速率小于游离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0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和微生物培养技术中的操作,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45引用:3难度:0.7 -
2.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生产谷氨酸需将pH调至酸性
②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
③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及菌体本身
④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农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⑤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⑥可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
⑦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发布:2024/12/30 22:0:1组卷:12引用:6难度:0.7 -
3.γ-氨基丁莜(GABA)是有助于睡眠、祛毒和醒酒等作用的水溶性氨基酸。如图是腐乳在前发酵和腌制过程中GAB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1 3:0:2组卷:3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