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回答问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①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②,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③。然耳目股肱④,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⑤,实为国之大害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弥:更加。②兢慎:兢兢业业,小心谨慎。③虽休勿休:即使做好了也不自夸。④股肱:大腿和胳膊。这里与前面的“耳目”,都是比喻左右辅佐之臣。⑤备尽肝膈:做到推心置腹,坦诚相照。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限制
②亲戚畔之 同“叛”,背叛同“叛”,背叛
③治国亦然 这样这样
④若便骄逸骄 骄奢怠惰骄奢怠惰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②病人觉愈,弥须将护。
(3)两文都是围绕“仁政”展开论述,【甲】文中强调“人和人和”(用原文词句回答)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怎样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限制;同“叛”,背叛;这样;骄奢怠惰;人和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3 8:0:9组卷:2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