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一诗中,用“戎马关山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凭轩涕泗流”两句表达了心系天下、忧思时局的感受。
(2)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玉鉴琼田三万顷玉鉴琼田三万顷”句写出了湖水的明净光洁和湖面的广阔;用“表里俱澄澈表里俱澄澈”句写出了月夜下湖天一片澄明的美好境界。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六朝旧事随流水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但寒烟衰草凝绿”两句借六朝旧事及眼前景色寄托内心惆怅之情。
(4)《六国论》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借用古人的“以地事秦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犹抱薪救火”两句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5)古典散文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包含着浓郁的人文精神。苏洵在《六国论》中以“暴霜露暴霜露,斩荆棘斩荆棘”两句回忆了先辈开创大业的艰辛。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指出秦人来不及为自己悲哀,后人为他们悲哀,但是如果“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念奴娇•过洞庭》中“玉鉴琼田三万顷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着我扁舟一叶”两句与《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意境相似。
(8)在杜牧《阿房宫赋》中,“廊腰缦回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檐牙高啄”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具体地描写了楼阁外观设计的巧妙别致。
(9)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直接坦率地说,即便“加之以师旅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因之以饥馑”,这样处境艰难的国家,交给自己治理,短短三年即可扭转局面。
(10)苏洵在《六国论》中,对历来颇多赞语的“荆轲刺秦”事件,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批判态度:至丹以荆卿为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始速祸焉。
(11)通过研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我们看到子路欲治理的是“千乘之国”,但他的态度让孔子不悦,因为“为国以礼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其言不让”,只有曾皙的言谈得到孔子的称赞。
(12)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最终也走向了灭亡,其原因是“盖失强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不能独完”。
(13)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灭六国者六国也”;苏洵在《六国论》中则认为“弊在赂秦弊在赂秦”两种观点本质上都把原因归结在六国自己身上。
(14)《念奴娇•过洞庭》化用苏轼文词击节叹咏夜色美好的诗句是:“扣舷独啸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不知今夕何夕!”
(1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比喻描写江山壮美的句子是:“千里澄江似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翠峰如簇。”
【答案】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玉鉴琼田三万顷;表里俱澄澈;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暴霜露;斩荆棘;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灭六国者六国也;弊在赂秦;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古诗文名句填空。
(1)
(2)出师未捷身先死,
(3)先天下之忧而忧,
(4)
(5)昔我往矣,发布:2025/1/3 9:0:2组卷:2引用:1难度:0.8 -
2.请在横线处补写出相应的诗句。
(1)
(2)东船西舫悄无言,发布:2025/1/3 9:0:2组卷:2引用:1难度:0.8 -
3.填充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
(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4)发布:2025/1/3 8:30:2组卷:4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