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取不同浓度的硫酸与3mL无水乙醇和2mL冰醋酸分别进行制取乙酸乙酯的研究。
(1)A试管内生成乙酸乙酯,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
①加快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速率。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2)导气管B的管口没有插入饱和碳酸钠液面以下,原因是 防止倒吸防止倒吸。
(3)兴趣小组记录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如表:
组序号 | 催化剂 | 反应现象 | C中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酯层高度 |
① | 2mL 98%浓硫酸 | 20秒时溶液出现棕色,随反应进行,溶液颜色逐渐加深,最后成黑色;酯层无气泡 | 2.12cm |
② | 2mL 14mol/L硫酸 | 反应后溶液颜色呈棕色,酯层与饱和碳酸钠溶液界面清晰,无气泡. | 2.14cm |
③ | 2mL 10mol/L硫酸 | 反应后溶液颜色呈无色,酯层与饱和碳酸钠溶液界面清晰,无气泡. | 2.16cm |
④ | 2mL 7mol/L硫酸 | 反应后溶液颜色呈无色,酯层与饱和碳酸钠溶液有气泡. | 2.00cm |
98%的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部分反应物炭化
98%的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部分反应物炭化
。Ⅱ.从实验结果分析,选用催化剂的最佳浓度是:
10mol/L
10mol/L
。试管C的酯层中没有乙酸的实验组是 ①②③
①②③
。(填组序号)【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取.
【答案】加快反应速率;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防止倒吸;98%的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部分反应物炭化;10mol/L;①②③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6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在酯化反应实验中制得的乙酸乙酯中混有少量的乙酸,应选用下列哪种试剂洗涤除去( )
发布:2024/12/30 8:30:1组卷:39引用:3难度:0.9 -
2.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
【实验步骤】
(1)按丙同学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4)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a.步骤(1)安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b.写出试管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c.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d.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发布:2024/12/30 19:30:2组卷:43引用:7难度:0.5 -
3.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如图A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若实验中用乙酸和含18O的乙醇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编号 试管Ⅰ中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有机层的厚度/cm A 2mL乙醇、1mL乙酸、
1mL 18mol•L-1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 3.0 B 2mL乙醇、1mL乙酸 0.1 C 2mL乙醇、1mL乙酸、
3mL 2mol•L-1H2SO40.6 D 2mL乙醇、1mL乙酸、盐酸 0.6
②分析实验
(3)若现有乙酸90g,乙醇138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88g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图中
①试剂a是
A.直接将乙酸乙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乙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乙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乙酯从上口放出
②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5)为充分利用反应物,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取烧瓶中的产物)。你认为最合理的是发布:2024/12/30 19:0:1组卷:84引用:3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