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擘画出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部分区域已经进入了农业4.0的初探阶段。小申受邀参观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智能农场,请运用所学内容,与小申一起探索并解决以下问题。

(1)智能农业管理平台可以监测每天的气象情况,如图所示,平台所显示的“32”能用来描述农场环境的温度现状,这些数字属于 数据数据(选填:数据/信息/知识)。

(2)农场种植区按农作物的种类被划分为15个片区,若要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每个片区,至少需要的二进制位数是 44。
(3)农场内每个片区都由平台监控,每隔若干时间都会自动采集监控图像并保存。以如图所示的参数存储一幅图像,理论上它的数据存储量为 CC。

A.1024×768×24÷1024÷1024(字节)
B.1024×768×24÷8÷1024(字节)
C.1024×768×24÷8(字节)
D.1024×768×24×5÷8(字节)
(4)平台中的“农作物检测功能”部分算法描述如图所示,其主要使用的算法基本控制结构有 BB。

A.循环结构、分支结构
B.分支结构、顺序结构
C.循环结构、顺序结构
(5)小申想用平台已采集的图片作为数据集来实现农作物识别,在处理这些图片时遇到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①如图所示,每张图片的清晰度足够高,但图中的农作物只占小部分画幅。
②图片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过大,对后期数据处理效率带来困扰。
首先,针对问题①,从去除图像无关信息的角度思考,可采取的方法是:图片裁剪图片裁剪。其次,针对问题②,从减少图像数据量的角度思考,可采取的方法是 更改分辨率更改分辨率。

(6)小申将处理后的图片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两部分,准备采用监督学习的方法来解决农作物分类问题。请协助小申把左侧分类步骤拖动至右侧对应的虚线框中完善整个分类过程。

(7)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促使传统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关于人工智能对农业的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BCDBCD。(多选)
A.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致使农业知识彻底失去学习的必要
B.智能农业管理平台的计算与存储能力可解放部分脑力劳动
C.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对农业从业者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
D.农场中的智能分拣机可取代一些相对简单重复的人工劳动
(8)农业4.0能够催生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的智能农业,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带给从业人员更大的回报。这主要体现的信息社会特征是 DD。
A.数字生活
B.在线政务
C.信息经济
D.网络社会
【答案】数据;4;C;B;图片裁剪;更改分辨率;BCD;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4 0:0:1组卷:6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十四五”规划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新要求。2020年,中国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练就了“基建狂魔”的段位。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新建5G基站超60万个,全部已开通5G基站超过71.8万个。“随着网络基础设施构建的适度超前推进,体现‘软实力’的5G网络智能化也正在‘十四五’规划的大方针指引下积极推进。下列关于数据、知识、信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2 11:30:1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上述新闻中的“5.38%”属于( )
发布:2025/1/2 9:30:2组卷:2引用:3难度:0.6 -
3.“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此处的“37℃”是知识。
发布:2025/1/2 9:30:2组卷:4引用:6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