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至中秋,人们总会想起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某班在今年中秋期间,组织了以“走近东坡”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请大家阅读该班三个学习小组所分享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本次展览共展出78套文物精品。A藏品的时代跨度大,类别涵盖书画、碑帖、器物……等。特展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 ”通过苏轼及其师友的作品,展现苏轼的交游圈与他所处的时代;第二单元“ ”通过苏轼的真迹和后世书法家所书写的苏轼诗文作品,展现苏轼的文学造诣;第三单元“ ”展现他的书法艺术及其影响;第四单元“ ”展现他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态度。四个单元从不同角度展现苏轼的精神世界,勾勒出一个生动而立体的苏轼形象。
[材料二]
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正是这种丰富的生活阅历,才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而且他的书画也很好。
B被称作“天下第三大行书”的《寒食帖》,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一气呵成。苏轼将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长有扁,参差错落,变化万千,美不胜收。

[材料三]
苏轼年纪轻轻便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自以为知识渊博,才智过人,他扬扬自得地取出笔墨纸砚,大笔一挥,写下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
C一位老先生看到这副对联,心中暗想:这个苏轼小小年纪,口气倒不小。如此骄傲自满,以后必然会闯出大祸来。老先生想了想,夹着一本书便来找苏轼,他说:“我这有本书,里面有一些字的写法很是古怪,想请你告诉我。”说着,老先生把书翻开。
苏轼顺着老先生手指的地方看过去,一个字也不认识,他十分窘迫地站在一旁,想要看一看这是一本什么书。看到书的那一刻,苏轼愣了一下,连书名也是闻所未闻。
苏轼转念一想,立即明白了老先生的用意。原来这是老先生在故意刁难他,借此机会希望他今后戒骄戒躁,苏轼不好意思地说:“老先生,我明白了。我不应该骄傲自满,今后我一定要做一个谦虚的人。”老先生见苏轼明白了自己的用意,便笑着离开了。
老先生走后,苏轼又在那副对联的上下联前面各加了两个字,便成了:
[甲]
[乙]
这副对联一直激励着苏轼。他不再像以前那样骄傲自满,而是变得谦虚好学,不断向周围有才学的人请教写诗作赋的手法。D此外,他还孜孜不倦地苦读诗书,终于成为北宋文学界和书画界的佼佼者,位列“唐宋八大家”。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B
A.美不胜收shēng | 参差cī | 签赏 |
B.美不胜收shèng | 参差cī | 鉴赏 |
C.美不胜收shèng | 参差chā | 签赏 |
D.美不胜收shēng | 参差chā | 鉴赏 |
A
A
①我书意造本无法
②胜事传说夸友朋
③苏子作诗如见画
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A.②③①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③④②①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A
A.藏品的时代跨度大,类别涵盖书画、碑帖、器物……等。
B.被称作“天下第三大行书”的《寒食帖》,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一气呵成。
C.一位老先生看到这副对联,心中暗想:这个苏轼小小年纪,口气倒不小。
D.此外,他还孜孜不倦地苦读诗书,终于成为北宋文学界和书画界的佼佼者,位列“唐宋八大家”。
(4)下列修辞或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B
A.谁来把我国书法文化发扬光大?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义不容辞。
B.苏轼交友广泛,黄庭坚、秦观、米芾等人都花团锦簇在他的周围。
C.每当想到苏轼在诗词、文赋、书法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我的敬意就油然而生。
D.展览中的一幅幅书画、一件件器物,展现了名士云集的宋代风貌。
(5)结合语境,填入[甲][乙]处的对联,正确的一项是
D
D
A.[甲]立志诵读人间书 | [乙]发奋识遍天下字 |
B.[甲]立志读尽人间书 | [乙]发奋书写天下字 |
C.[甲]发奋书写天下字 | [乙]立志读尽人间书 |
D.[甲]发奋识遍天下字 | [乙]立志读尽人间书 |
B
B

【答案】B;A;A;B;D;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5 12:0:1组卷:3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学校组织开展一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主题宣传活动,你和同学们参与其中。
(1)上网浏览相关资料时,你看到了如下材料:
工厂粗大的水管,排出带泡沫的废水;轮船上的人们谈笑风生,食品包装顺着指尖很自然地滑入水中;公园里散步的人们经过池塘边,总有一口痰、几块土落进水里;夏天,孩子们拿着水枪,奔跑着,追逐着,闹得浑身是水……水在哭泣。水,很渴。
读完以上材料,请你撰写宣传标语。
(2)下面是小组成员写的采访提纲,请你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采访问题做出评析。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王浩:我国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采访目的 了解中国的地下水污染情况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王老师,您是研究地下水的权威专家,您能介绍一下我国地下水的现状吗?
问题2:王老师,您刚才提到地下水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过高,那水中的鱼、虾之类的您会吃吗?发布:2024/12/30 12:30:6组卷:22引用:1难度:0.8 -
2.综合性学习。
在央视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双臂,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穿衣、写字、上网等。自初中起,彭超就开始喜欢读古诗词,不如意时读读诗,用写逆境的诗篇来鼓励自己。彭超最喜欢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格外豪迈,这种豪迈能带给人力量”。彭超表示,未来的人生,需要“诗意的生活”,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1)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2)假如你在演讲稿中要运用上面的材料,那么这则材料不能证明的观点是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见利而进
C.须坚忍刚毅
D.须不屈不挠发布:2025/1/2 1:30:3组卷:9引用:2难度:0.7 -
3.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材料二 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安全行“主题宣教活动,增强中小学生及其监护人交通安全意识。
材料三 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图标。(见图)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为你的班级的“小手拉大手,亲子安全行”主题班会设计一个活动。请写出活动名称。
(3)仔细观察材料三图标,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图标内容。发布:2025/1/2 23:0:3组卷: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