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
诗之情,有的奔放直白,如“(1)窈窕淑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
有的委婉含蓄,如“(2)拣尽寒枝不肯栖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诗之志,有兼济天下,如“(3)安得广厦千万间安得广厦千万间,(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坚守本心,如“(5)零落成泥碾作尘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诗之境,通达者寻得“曲径通幽处,(6)禅房花木深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而愚钝者只能“(7)坐观垂钓者坐观垂钓者,(8)徒有羡鱼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学诗如探桃花源,由“初极狭”,方能升到“(9)豁然开朗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答案】窈窕淑女;拣尽寒枝不肯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零落成泥碾作尘;禅房花木深;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豁然开朗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0 8:0:8组卷:7引用: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