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记载“去其螟螣(螣即蝗虫),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若蝗虫大量繁殖,会啃食玉米、小麦等植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蝗虫之间受到触碰的刺激会释放一种聚集信息素,吸引更多的蝗虫加入形成蝗群,导致严重的蝗灾。经研究,有以下两种有效控制蝗灾的方法:
方法一:微孢子虫能在蝗虫体内吸收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发育繁殖,使蝗虫得病,从而抑制蝗虫聚集信息素的释放,达到控制蝗群的数量的目的。
方法二:“保幼激素”是昆虫的内分泌激素之一,目前科学家合成了保幼激素类似物,它能穿过蝗虫幼虫(若虫)坚硬的“皮”渗入若虫体内,其若虫蜕皮后仍保持若虫状态,抑制成虫期特征的出现,这样可有效预防蝗灾。
(1)蝗虫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释放出聚集信息素,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聚集靠近的行为,这种现象叫做 通讯通讯。
(2)微孢子虫能在蝗虫体内吸收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发育繁殖,使蝗虫得病,这说明微孢子虫与蝗虫是 寄生寄生关系。
(3)蝗虫若虫坚硬的“皮”是指 外骨骼外骨骼,由方法二可推测出蝗虫造成危害的主要时期为蝗虫发育阶段的 成虫期成虫期(选填“若虫期”或“成虫期”)。
(4)如图是蝗虫的形态图,若将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同时将蝗虫乙的胸腹部浸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死亡的是 蝗虫乙蝗虫乙。
【考点】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答案】通讯;寄生;外骨骼;成虫期;蝗虫乙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3 3:0:1组卷:14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上百的诗句出自明代诗人郭登的《飞蝗》一诗。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诗句中的蝗虫处于其发育时期的( )
发布:2024/12/10 4:30:1组卷:53引用:3难度:0.5 -
2.如图是蝗虫发育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 11:30:1组卷:55引用:4难度:0.7 -
3.如图是实验室里展示的蜜蜂生活史标本,请分析:
(1)蜜蜂的成虫期有工蜂、蜂王、雄蜂三种形态,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蜜蜂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
(2)动画片“熊出没”中,熊去掏蜂窝、偷蜂蜜,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
(3)蜜蜂属于昆虫,它们的体表具有能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叫做
(4)蜜蜂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发布:2025/1/3 8:0:1组卷: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