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回答问题。
【甲】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②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③。又新敖④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地,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忽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官政一》)【注】①殍殣(piǎo jìn):饿死的人。②范文正:即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③鼎兴:大盛。④敖:同“厫”,粮仓。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或许
②微斯人 如果没有如果没有
③所以宴游及兴造 表原因,之所以表原因,之所以
④以惠贫者 给予……恩惠,救济给予……恩惠,救济
(2)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
(3)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②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4)【甲】文中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口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结合【乙】文,请具体说说范仲淹是如何把天下黎民的忧乐记挂在心间的。
【答案】或许;如果没有;表原因,之所以;给予……恩惠,救济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7 1:0:1组卷: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