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读余光中的《乡愁》,完成训练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乡愁 余光中
乡愁 余光中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
(2)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D

A.《乡愁》一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形象而浓烈地抒发了游子思念故乡及祖国的思想感情。
B.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C.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内心思念亲人、眷念故土的深切情怀。
D.诗中所表达的乡愁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情感。
(3)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B

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有家难归,到有国难回的情怀,表现了天涯游子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B.实际上,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思念祖国是真。诗人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亲人的思念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C.这首诗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
D.这首诗虽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镜头,但却以“乡愁”贯穿其间;并且由前三个镜头到第四个镜头是一次质的升华。
(4)《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5)每个时间段诗人因为什么而愁?(可以在诗旁上相应位置做批注后作答)
(6)“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浅”是不深的意思,对其深层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D
D

A.说明台湾与大陆相距并不遥远;
B.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造成的不统一的状况应该结束;
C.台湾与大陆不能密切往来,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D.诗人伫立台湾,远望大陆,面对“浅浅的海峡”却无可奈何。

【考点】
【答案】D;B;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3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从军行(其一)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①海风:从边地沙漠南海吹来的风。②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③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一作“谁解”。④金闺:对女子闺阁的美称,指家庭。
    ( 1)请赏析第二句中“独”字妙在何处?
    ( 2)请结合三四两句中的主要意象,分析诗人情感。

    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59引用:2难度:0.3
  •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①王孙:此指远游的人。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春草起兴,想象独特,巧妙地把眼前春色与离别之情融为一体。
    B.第三联中“侵”“接”二字承接“又生”,描绘出了芳草蔓延扩展之势。
    C.尾联点题,芳草青青的古原成为送别的背景,“草”与“送别”自然浑成。
    D.“萋萋”与“离离”相照应,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伤春与伤离别之情。
    (2)诗的第二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浅近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成为千古绝句。请简要分析这句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2引用:3难度:0.4
  • 3.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期间,大约是他晚年所作。②岫 (xiù):峰峦。③畲 (shē)田:开垦过三年的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萧条”一词 写出了山馆的寂寥冷清,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
    B.颔联写诗人所见傍晚之景:树因秋色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回归巢。
    C.尾联诗人自比陶潜,陶潜有亲友送酒,而自己只有残菊相伴,内心惆怅不已。
    D.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生动再现了山馆秋景,意蕴悠长,回味无穷。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两句的妙处。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42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