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云居书屋
琦君 ①杭州城隍山旁边的云居山上,有着翠绿如烟的修竹。修竹丛中,露出红瓦砖墙的一幢小房子,就是我父亲退休后读书养病的小别墅,父亲名之谓“云居书屋”。那不是什么富丽的建筑,只是朴素的三间小平房。可爱的是绕屋的葱茏松柏与四季不绝的姹紫嫣红。屋的四周一共有十八亩空地,父亲把一半辟为果园,种了水蜜桃与李子;另一半种山薯与玉蜀黍;外面再围上一圈青翠的水竹。让幽篁隔绝了烦嚣的尘世。
②记得我们有一次回故乡,带了一部从日本买来的《藏经》回家,在埠头起岸时,雇了许多脚夫来抬箱子,脚夫问箱里是什么,父亲只简单地回答他们说:“是经。”脚夫不由得一个个伸着舌头说:“这么多金子呀!”我才大笑着告诉他们:“是佛经,不是黄金。”可是在他们眼里,衣锦荣归的父亲是应该有这许多金子的。
③故乡的藏书阁里,除了《藏经》以外,还有《四部丛刊》,《二十四史》,《十三经注疏》,《淳化阅法帖》,以及许多善本唐宋名家诗文专集,《宋明学蒙》,元明清戏曲小说等等,父亲自己最喜欢的是诗文,所以许多诗集文集,都是经他自己圈点过的。他最爱的是一部苏东坡写的陶诗,与弘一法师写的《金刚经》,无论在故乡或杭州,他都是随身带着的。其他还有不少幅名人字。
④在杭州,父亲把一部分心爱的书移藏在云居书屋,每年夏天都要搬出来仔细地晒一次,洒上樟脑粉,然后,有条不紊地排列在书橱里。父亲有一位对金石有研究的朋友,常来与父亲研究书画的真伪,并为父亲刻了一个“云居书屋藏”的图章。父亲命我在每册书的首页盖上这个章,我却常发现里面也有某某楼藏书的印章,便捧去问父亲那书的来源。
⑤“谁知道呢?”父亲感慨地说,“总是谁家不肖子弟,无以为生,把先人的心爱遗物,随便拿来卖了。小春,你要牢牢记住,这都是我的心爱之物,也是我唯一遗留给你的,你要珍重看待啊!”父亲沉痛的语调。曾使我心中数日不安,我暗自发誓,“无论如何流离颠沛,我决不抛弃保管这些书籍的责任。”
⑥不久抗战军兴,举家避乱故乡,父亲于次年病逝。当病势沉重时,他对我说:“局势如此,你是个女孩子,而且学业未成,兵荒马乱中,怕保不了杭州与永嘉两处的藏书,如万一有大变,永嘉的藏书就捐赠图书馆吧!”我咽着眼泪领受了他的遗言,可是内心又怎么舍得这样做呢?负笼上海,第一年暑假回家晒书,与叔叔一同整编书目。那时杭州沦于敌手,云居书屋的书根本无法照顾。永嘉又不幸两次陷敌,我在上海因港口封闭无法回乡,曾屡次函告家中亲人,无论如何,要将父亲的藏书运至安全处所,亲人来信说:“最要紧的是你父亲的灵柩要运到山中祠堂里,其次是红木家具与衣物,书籍实在无法搬运了。”我得到此信忧急万分,关山阻隔,着急又有何用。敌军撤退以后,我回到故乡,家园已满目疮痰,书斋被敌机炸毁一角,一部分藏书已化为灰烬。我和叔叔将残书一一整理,为了纪念先人,也就愈加爱惜这些残缺的书籍。我选出其中父亲圈点过的几部诗文集,另放一个书箱,抗战胜利以后随身带到杭州。
⑦到了杭州,第一件事就是开启书橱,啊!所有的书统统颠倒混乱不堪,也不知其中缺少了多少。次日又赶到云居书屋。谁知父亲最心爱的几部书,竟已被看管房子的工人称斤论两的卖掉。果园中的桃李树,大部分亦被砍去,问他说是日本人盘踞时糟蹋的。目睹此种情景,令人心痛不已。
⑧我那时因几处兼职,工作甚忙,竟很少读书的时间。偶尔得闲,坐在书房中,望着父亲的照片与这些仅有的图书,想起历年来的变故沧桑,不胜感慨唏嘘。我又何曾想到将来会连这一点点书籍亦无力保存呢?
⑨三十八年春,烽火已逼近大江以北。家中亲人在荒乱中忙着将贵重的毛皮衣饰细软,装成十只大皮箱,托朋友先运台湾。而对于浩劫后仅存的图书,却一点也无法顾及。我想起了父亲临终的遗言:“如逢大变,你保不了这些书籍,就把它捐给图书馆吧!”我自恨不能于危急中安顿家庭,自己再图搬退,回首当日与图书共存亡的誓言,不禁放声痛哭,只得与浙大校长商议,将全部图书捐赠浙大图书馆,一则是先人遗业,不忍任其散乱,藉着公家的力量,或可保存一二。二则万幸将来能保存的话,不仅为先人留永久纪念,亦使大专学生们多一些参考研读的资料。如此决定以后,第二天浙大就放来专车三辆,将藏经与书籍运去。我对着空空的四壁,不由得潸然泪下。如此处理虽感万分不忍,可是于无可如何中,也算履行了父亲的遗言了。
⑩现在回忆当年对着琳琅满目的书卷,为父亲漫研珠墨,圈点诗书的乐趣,此生永不可再得,我悼念先人,也痛心于两次因浩劫而失去的图书。
(1)依据原文,运用四字短语梳理出父亲爱书的写作主线。
带书归乡——移藏书屋移藏书屋夏日晒书——留书予“我”留书予“我”
(2)文章开头第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偶尔得闲,坐在书房中,望着父亲的照片与这些仅有的图书,想起历年来的变故沧桑,不胜港爱唏嘘。”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感慨唏嘘。
(4)找出与文中划线句(我想起了父亲临终的遗言:“如逢大变,你保不了这些书籍,就把它捐给图书馆吧!”)相照应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不禁放声痛哭”的原因。
【答案】移藏书屋;留书予“我”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12引用:3难度:0.3
相似题
-
1.(《腊八粥》)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0 -
2.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发布:2025/3/13 4:0:1组卷:6引用:1难度:0.0 -
3.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发布:2025/3/13 3:30:1组卷:7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