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ㅤㅤ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ㅤㅤ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ㅤ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ㅤ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ㅤㅤ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ㅤㅤ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ㅤㅤ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ㅤㅤ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D
D

A.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
B.斗折 蛇:像蛇一样
C.便向路 扶:沿着、顺着
D.蒙络摇 缀:缠绕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何用法相同的是
B
B

A.忘路远近 心乐
B.武陵人捕鱼 全石以
C.潭西南 中峨冠多髯者
D.不知有汉 记之而去
(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是
B
B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A.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连环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清幽静。
B.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C.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骨头都能感到寒冷,凄清幽静。
D.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连环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骨头都能感到寒冷,凄凉幽深。
(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D
D

A.两篇选文都描写了美景。甲文描写了桃林的绚丽明艳;乙文描绘了小石潭的静谧清幽。
B.两篇选文中都有作者的“心境”。甲文是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乙文有被贬后的落寞失意。
C.两篇选文都用词精妙传神。甲文“忽逢”二字写出渔人内心的惊喜;乙文“斗折蛇行”写出溪流的逶迤曲折。
D.两篇选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甲文先叙事,再写景;乙文先写景,后叙事,再以议论点明中心主旨。

【答案】D;B;B;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49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纤纤擢手。(  )

    发布:2025/2/28 11:0:1组卷:51引用:1难度:0.8
  •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终日不成。 (  )

    发布:2025/3/13 2:0:1组卷:61引用:1难度:0.8
  •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13 4:0:1组卷:55引用:1难度:0.0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