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Ⅰ、蜡烛燃烧过程的探究。
(1)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烛,将一张滤纸从火焰上方盖下,1-2秒后取出,观察到滤纸上炭化形成黑圈(如图A),得出结论:外焰的温度最高外焰的温度最高。
(2)焰心所含物质探究:如图B,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
【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物质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
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气;③石蜡蒸气(理由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气化)。立即将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动活塞。观察到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说明猜想 ③③成立。
【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白烟”能能(填“能”或“不能”)燃烧。
【实验结论】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受热熔化,在烛芯处形成气态石蜡后才燃烧。
Ⅱ、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
(3)点燃蜡烛,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我们可预测:烧杯内壁会出现 水珠水珠,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为 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
【答案】外焰的温度最高;③;能;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1 8:0:9组卷:107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