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以“食品中的脱氧剂”为主题进行项目式探究学习。
【任务一】探究脱氧剂的成分
(1)用剪刀剪开一包脱氧剂,倾倒于白纸上,观察到有黑色粉末和少量的白色固体,结合查阅的资料,推测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炭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等。
探究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用磁铁靠近该混合物 | 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 | 粉末中可能含有 铁粉 铁粉 和Fe3O4 |
②取少量磁铁上吸引的黑色粉末于 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 |
黑色固体完全消失, 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
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 |
【查阅资料】食品脱氧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发生脱氧反应消耗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延长食品保质期。
室温下,利用5g铁粉和10滴水,改变活性炭和氯化钠的用量(见下表),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实验编号 | 铁粉/g | 活性炭/g | 氯化钠/g |
1 | 5 | 0 | 1 |
2 | 5 | 0.75 | 0 |
3 | 5 | 0.75 | 1 |
4 | 5 | 1.5 | 1 |
5 | 5 | a | 2 |
0.75
0.75
。(3)实验1、3、4的目的是
探究活性炭用量对脱氧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活性炭用量对脱氧反应速率的影响
。(4)结合图2,对比实验2、3、5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相同条件下,氯化钠用量越大,脱氧反应速率越快
相同条件下,氯化钠用量越大,脱氧反应速率越快
。【任务三】脱氧剂中铁粉含量的测定
【实验设计】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含量测定

【查阅资料】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约为ρg/L。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mg的样品于烧瓶中,并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③反应前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
⑤……量气管读数为amL;
⑥用量筒测量圆底烧瓶内的剩余液体,读数为bmL。
(5)装置B中所装液体为
浓硫酸
浓硫酸
,其作用是 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6)步骤⑤中读数前的操作为
再次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
再次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
。(7)步骤⑥的目的是
排除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对实验产生的干扰
排除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对实验产生的干扰
。(8)【数据分析】该脱氧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
7
(
a
-
b
)
ρ
250
m
7
(
a
-
b
)
ρ
250
m
【考点】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充气包装的成分探究.
【答案】铁粉;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0.75;探究活性炭用量对脱氧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条件下,氯化钠用量越大,脱氧反应速率越快;浓硫酸;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再次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排除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对实验产生的干扰;
7
(
a
-
b
)
ρ
250
m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3 8:0:10组卷:96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缓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2 8:0:1组卷:27引用:3难度:0.7 -
2.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2 8:0:1组卷:21引用:1难度:0.7 -
3.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2 8:0:1组卷:1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