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珠峰(约28°N)被称为地球第三极,气温常年低于零下30℃,其精确的海拔高度是重要的科考数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开展了三次珠峰峰顶海拔的精确测量。1975年,首次在珠峰设置觇标(供观测使用的标架),测定出珠峰海拔为8848.13米;2005年,应用“3S”及现代地球物理技术,首次精确测量出峰顶冰雪层厚度为3.50米,岩石面海拔高度为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11时,珠峰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他们在峰顶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测量雪面到岩石面的距离)、卫星遥感、交会测量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展开多项测量工作,精准测算出了珠峰最新雪面海拔为8848.86米。
摘自新闻
活动1:认识珠峰的基本情况
(1)珠峰峰顶位于大气层的
对流
对流
层,其所在地的地壳厚度
大于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全球地壳平均厚度。大气对峰顶的
保温
保温
作用弱,因此珠峰峰顶常年被冰雪覆盖。
活动2:了解珠峰的高度变化
(2)珠峰海拔变化是本次重新测量的原因之一。科学家研究发现珠峰海拔曾超过万米,请列举两个可能导致珠峰岩面海拔变低的自然原因:
地震、冰川侵蚀
地震、冰川侵蚀

活动3:了解攀登珠峰所面临的困难
珠峰北坡常年盛行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的风),是攀登珠峰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图1为珠峰北坡地形剖面图。
(3)请在图1的线段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冰川风的风向,并从热力环流的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活动4:了解攀登珠峰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及避灾措施
雪崩是指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的现象。雪崩速度极快,最快可超过80米/秒,是攀登珠峰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形成与泥石流很相似。本次我国珠峰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之前,曾经两次尝试冲顶,都因为遭遇流雪(小范围局部的雪往下滑,随着流雪量的增大容易变成雪崩)而中止。图2为雪崩示意图。
(4)在图2中,代表雪崩方向的是
(填数字标号);一旦发生雪崩,图2中处在雪崩通道里的徒步登山者的逃生线路可以是
③④
③④
(填数字标号)。
活动5:了解攀登珠峰所必备的装备
雪山光照强烈,容易伤害眼睛使攀登者患上雪盲症(怕光、流泪、睁不开眼)。
(5)从光照角度分析攀登珠峰必须佩戴护目镜的原因。

【答案】对流;大于;保温;地震、冰川侵蚀;②;③④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1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2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

    (2)写出甲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及地形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发布:2024/12/31 16:0:1组卷:1引用:2难度:0.5
  • 2.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如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
    (1)说出图中关城修筑的地形部位并据此说明选址原因。
    “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烽火台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消息的设施。
    (2)说出图中不能眺望到烽火台的敌楼,并说明理由。
    该地长城景区在M、N之间修建缆车索道,方便游客登临高峰并观赏风景。
    (3)绘制MN沿线地形剖面图,并说出缆车索道上行方向的地形坡度变化。

    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11引用:5难度:0.7
  •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如图1中“50°┤”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

    (1)在图2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符号表示岩层名称)。
    (2)指出Q处的构造地貌,并分析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发布:2024/12/31 17:0:2组卷:1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