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田鼠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雨季时种群密度大幅增加。探究降水量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对草原鼠害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1)野外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 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影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非生物因素外,还包括 捕食、种间竞争捕食、种间竞争(至少两点)等生物因素。
(2)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实验对象开展了野外人工降雨围栏实验(围栏用钢板构成,铁丝网封顶),将相同体重的田鼠幼鼠置于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由图1可知 增加降水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的增加有利于个体越冬存活、性成熟提前,影响田鼠种群的 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
②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 羊草羊草生长,从而改变了其在田鼠食谱中的比例。
(3)随后科研人员在室内模拟围栏内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饲喂两组田鼠幼鼠,连续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田鼠体重增幅,得到了与图1一致的结果,说明 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变大是食谱改变引起的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变大是食谱改变引起的。
(4)进一步研究发现,田鼠食谱变化使其对果糖等营养成分的摄入增加,进而引起其肠道中能合成短链脂肪酸(宿主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与体重增长呈显著正相关)的菌群比例也显著增加。综上研究,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降水量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
A.田鼠肠道微生物的菌群比例改变
B.田鼠食谱中不同植物的比例改变
C.田鼠获得的能源物质增加
D.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改变
降雨量增加→D→B→A→CD→B→A→C→体重增加→种群密度增加(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5)若要验证菌群比例变化与田鼠体重变化的因果关系,请从①~③中选择合适的田鼠作为菌群的供体和受体,设计两组菌群移植实验,写出相应的供受体组合 ①③①③和 ②③②③,预期实验结果 ①③组田鼠体重增幅比②③组大①③组田鼠体重增幅比②③组大。
①增加降水组田鼠
②半干旱组田鼠
③抗生素处理的“无菌鼠”
【答案】标记重捕法;捕食、种间竞争;增加降水;出生率和死亡率;羊草;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变大是食谱改变引起的;D→B→A→C;①③;②③;①③组田鼠体重增幅比②③组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13 8:0:8组卷:10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5引用:3难度:0.9 -
2.以下有关调查某块农田里小蓟草(别称刺儿菜,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7引用:3难度:0.7 -
3.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8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5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发布:2024/12/31 5:30:3组卷:1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