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图:

(1)实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通电 2H2↑+O2↑2H2O 通电 2H2↑+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2)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黑色,那么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某同学用C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支撑装置略去)来测定蔗糖的组成。
小资料:Ⅰ.铜丝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Ⅱ.蔗糖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步骤:先用酒精灯在玻璃管铜丝处加热,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充分反应后,再将酒精灯移至蔗糖处进行加热,观察到玻璃管中蔗糖处生成黑色的固体,内壁有水珠出现。
实验结论:蔗糖中一定含有 C、H、OC、H、O元素(写元素符号)。
实验分析:上述实验过程中,先对铜丝进行加热,并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 除尽玻璃管中的氧气除尽玻璃管中的氧气。
实验原理:与 BB(填A或B)实验相同。
通电
通电
【答案】2H2O 2H2↑+O2↑;分解反应;C、H、O;除尽玻璃管中的氧气;B
通电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23 8:0:8组卷:27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具支试管(容积大约120mL)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足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稍微加热,白磷燃烧。回答下列问题:
(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体积约为
(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先向左运动,原因
(3)集气瓶中剩下的气体主要是哪种气体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发布:2024/10/17 5:0:1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0/19 6:0:3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3.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如传感技术可以使实验更加直观准确。请回答以下实验中有关问题。
【实验一】研究主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用图-1装置测定氧气含量前必须检查
(2)已知:2Cu+O22CuO。图-2实验中,实验过程中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
(3)图-2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空气体积为190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60mL刻度处,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位于10mL刻度处(实验前后气球都是瘪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4)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图-1实验的原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图-1实验过程中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其中X曲线表示的是
②结合X、Y两条曲线,解释图-3中DE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实验二】研究主题:用滤纸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时,适合的酒精溶液的浓度范围大致是多少?
【已知】①酒精溶液的浓度=×100%;酒精的质量酒精的质量+水的质量
②滤纸的着火点约为130℃;
③无水酒精的密度为0.8g/mL,水的密度为1.0g/mL。
【实验步骤】按下表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浸泡滤纸,加热,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酒精燃烧时滤纸的温度,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4所示的曲线。实验编号 无水酒精体积/mL 水体积/mL 1 10 5 2 10 10 3 10 15 4 10 20 5 10 30
(2)实验①在接近20s时温度突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3)实验③大约在
【实验结论】
(4)根据图-4分析,用滤纸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为确保实验成功,所用酒精溶液的浓度范围大致是28.6%≤ω≤
【反思提高】
(5)实验⑤的曲线与其他4个实验的曲线比较后,你对物质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6)用实验②的酒精溶液实验时,将滤纸紧紧揉成一团,最后滤纸被烧成灰烬,所以用浓度较大的酒精溶液成功完成“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应该发布:2024/10/19 9:0:1组卷:6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