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乙】
颜杲卿字昕,以文儒世家。性刚正,莅事明济。安禄山闻其名,表为营田判官,假①常山太守。
禄山反,史思明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②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子。”杲卿不答。遂杀之。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④而绝,年六十五。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七》有删改)
注:①假:代理;②季明:颜杲卿的小儿子;③擢:提拔;④含胡:含糊。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C
A.以顺为正者:标准
B.得志,与民由之:遵循
C.降我,当活而子:活命
D.禄山不胜忿:恼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D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往之女家/辍耕之垄上
C.安禄山闻其名/其妻献疑曰
D.乃从尔反耶/久而乃和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B
A.孟子认为真正大丈夫标准:一是坚守仁义礼的道德品质,二是穷达有道,三是心志坚定。
B.颜杲卿忠贞不屈,视死如归。颜杲卿被叛贼绑在天津桥的柱子之上,但是出于招降的目的,叛贼把切好的肉拿来让他吃,他还是不停口地骂,叛贼忍无可忍割断他的舌头。
C.【甲】文以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之流,批驳其没有独立人格,只知顺从迎合。他们算不上大丈夫。【乙】文颜杲卿性刚正,守忠义,以生命诠释了“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甲】文多用排比,语言气势非凡,充满雄辩的力量;【乙】文以记叙为主,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生动表现了颜杲卿的凛然正气。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
【答案】C;D;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5 14:30:2组卷:209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