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白月光”
陈建明 ①我抬头看月亮,月亮在云里穿梭。
②很多年以前,也是这样的月夜,天际的晨星已寥落,那一抹冷月却迟迟不肯沉坠。初秋的夜晚有几分凉意。鸡叫头遍,父亲和母亲便已起床,窸窸窣窣地在屋里收拾行囊,生火做饭。他们生怕吵醒了我,蹑手蹑脚地,直到鸡叫三遍的时候才叫我起床吃饭。
③天边晨星摇摇欲坠,夜色还未褪,早就租好的三轮车已经“突突”地等候在院子里了。
④三轮车的车厢有点高,母亲先上去了,伸出手来想要拉我,父亲却早已经在底下稳稳地将我托起,有如托起一轮初升的太阳般郑重,又似托着天边的明月般珍爱万分。
⑤此时,月儿斜斜地挂在遥远的天际,鸡又开始鸣叫第五遍了。山路上已经开始有人行走。忙忙碌碌的农人,为何总是如此早起?晨起时,草叶上该有霜了吧。过了这座桥,再转过那几条宽阔的田垄,便是别的村了。淡淡的清辉当中,故乡在身后急速倒退,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而车厢里,父母隐没在黑暗当中的脸,看不清悲喜,瞧不见离愁别恨。也罢,这样就不用互相直视,也不用拼命忍住眼中的泪水。转瞬间,天已经大亮,异乡的土地已经越来越清晰,父母黑暗当中的脸却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苍老。
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父母那一次月下送我离开故乡的场景,成了岁月模糊里刻骨铭心的一幕。从那一刻起,家乡已成故土,灵魂从此踏上了漂泊无依的旅程。
⑦后来的岁月里,常常有这样的夜晚,有月亮的晚上,忍不住披衣而起,趿拉着鞋,蹑行于宽阔的庭院里。院子四周有许多桂树,疏影重重,月亮的光辉透过树荫,洒落在庭院里。一阵风吹过,有馥郁的花香袭来,才恍然想起,竟然已近中秋,连桂树都迫不及待地含苞待放了。院子里静悄悄的,月儿在头顶上默默地陪伴着我,洒下一路清辉。我沐浴在月亮的光华里,不忍喧哗,只好将心事悄悄地踩进光影里,直寄天边的明月。此时此刻,忽然无比思念远方的父亲。
⑧那时,父亲已年过六旬,已抡不动锄头与斧子,却仍不肯弃掉家中的那一亩几分地。姐妹们几次三番地劝说,终于有一次劝动了父亲。那是小妹远嫁江苏,邀请父亲和我们前往观礼。恰逢中秋,全家大小齐齐整整地在一起欢度中秋佳节。那次江苏之行很是热闹畅意。
⑨小妹结婚,父亲送走了最小的一个女儿,一如当年送我出远门求学般,父亲既欣慰又难过。回程时,妹妹领着夫婿家人到车站送行。月儿高挂,有如送客般,皎洁明亮,依依不舍地相伴相随。
⑩火车开动了,父亲鼻尖紧贴着车窗,努力挥舞着胳膊,朝着月台上的小妹告别。月华如水般照耀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
⑪半夜时分,车厢里其他人都入睡了,父亲还坐在窗前久久难以入眠。我爬起来,陪着父亲默默地对坐着,看天上的月亮。为了打破这良久的沉寂和尴尬,我开始没话找话,“爸,为啥人们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⑫父亲被我难住了。我又说:“爸,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事情吗?每次有月光的时候,我们总是在那个大晒谷坪里玩游戏、捉迷藏,听大人讲白话。有一首儿歌到现在我还记得:月光光,射光光。挑担水,起学堂。学堂后面一眼塘。放个草鱼扁担长,放个鲤鱼门板宽。”
⑬父亲被我突然萌生的童心给逗乐了。
⑭那天夜里在火车上陪父亲赏月、聊天的场景,成了与父亲相处的最后时光里难忘的温馨回忆。从此以后,一家人天南海北,总是很难聚齐到一起。小时候,父亲将我们当成掌上明珠,而如今,他已步入暮年,我们却成了父亲难以触及的“白月光”。
⑮其实,我多想回到过去,在某一个有月亮的晚上,一家人一齐聚在那宽广的坪里,分食一个月饼,讲讲故事、玩玩游戏,共享天伦之乐。累了吹吹风,仰头看看天,看看月亮。远处传来孩子的哼唱:“月光光,射光光。挑担水,起学堂。学堂后面一眼塘……”
⑯彼时,老屋还在,父母未老,时光未老。
(选自2022.9.12《齐鲁晚报》,有删改)(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月光”下的往事。
①父母送“我”出远门求学父母送“我”出远门求学,刻骨铭心;
②父亲车站挥别小女儿,忧伤弥漫忧伤弥漫;
③“我”在火车上陪父亲聊天,温馨难忘温馨难忘。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父亲却早已经在底下稳稳地将我托起,有如托起一轮初升的太阳般郑重,又似托着天边的明月般珍爱万分。
②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
我沐浴在月亮的光华里,不忍喧哗,只好将心事悄悄地踩进光影里,直寄天边的明月。
(3)月亮,寄托着作者的无限情思。请结合全文,谈谈月亮在全文中的作用。
(4)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画蛇添足,可删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全文谈谈理由。
【答案】父母送“我”出远门求学;忧伤弥漫;温馨难忘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8 8:0:9组卷:3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腊八粥》)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0 -
2.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发布:2025/3/13 4:0:1组卷:6引用:1难度:0.0 -
3.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发布:2025/3/13 3:30:1组卷:7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