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开展“文都少年行”活动,请你参与。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贸然揉过莫愁湖的娉婷,
只见“上下天光,① ”,
哦!这被打碎的一池轻灵。
我看一场沉醉的冬雪,
郑重其shì地在石城宿营,
但见“天与云与山与水,② ”,
啊!琉璃世界捧出金陵的剪影。
我看钟山托玉轮,秦淮映婵娟,
曾感怀③“ ,月有阴晴圆缺”,
也慨叹:“露从今夜白,④ !”
陶醉于那⑤“ ,______”的月景。
哦,光阴流转,诗兴bó发,
文都少年,吟出自己的声音。
(1)上面是小石创作的一首小诗,请给诗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娉婷 pīngpīng
②郑重其shì 事事
③琉璃 liúliú
④bó发 勃勃
(2)根据语境,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一碧万顷一碧万顷
②上下一白上下一白
③人有悲欢离合人有悲欢离合
④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明月共潮生
(3)小清制订了现代诗创作评价表,请帮助完善。
评价项目 | 评价指标 | 小组评价 |
A.意象 | ⊙能选择有表现力的意象 ⊙能组合意象或描绘意象 |
☆☆☆ |
B.语言 | ⊙语言自然流畅 ⊙ 语言生动形象 语言生动形象 |
☆☆☆ |
C.情感 | ⊙情感自然 ⊙情感真挚 |
☆☆☆ |
②请为评价表添补一个评价项目。
(4)“南京文学书集”活动刚刚落幕,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补全对话。

小清:“南京文学书集”是中国首个聚焦文学书的文学展销会。
小石:我还去现场了呢,它的图标(图)以“(1)
文
文
”字为源,契合了南京的“文学之都”身份。小清:据设计者介绍,图标融合了南京古城墙、(2)
书卷、
书卷、
咖啡杯顶视等元素,整体视觉呈现中国结意象。小石:这样的设计显示了活动的理念:(3)
文学源于阅读,更超越阅读
文学源于阅读,更超越阅读
。(填一个递进复句)小清:文学凝结了一座城市的生活美学和一个时代的精神雅量。南京就是一本打开的书,值得我们慢慢品读。
(5)请你以“诗与生活”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超过80字。
【答案】pīng;事;liú;勃;一碧万顷;上下一白;人有悲欢离合;月是故乡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语言生动形象;文;书卷、;文学源于阅读,更超越阅读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5 14:0:1组卷:26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