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A_____,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贯岛吟诗,有“乌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哷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B_____。“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㝝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敦”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乌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贯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站”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鼔”。
(1)把下面句子填到文中的括号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C

①打破了岑寂
②惊起了㜚鸟
③“推”可以无声
④也似乎频添了搅扰
⑤“敲”就不免剥啄有声
⑥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A.③⑤①②④⑥
B.⑥⑤①②④③
C.③⑤②①④⑥
D.⑥⑤②①④③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文中加点的词“孤零零”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考点】句子排序情境补写
【答案】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2 8:0:8组卷:0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性。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人在各自朋友圈发信息时,要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
    ①个人在朋友圈发布或转发信息要慎重
    ②还要恪守公共交往规则及秩序
    ③朋友圈又具有公共性质
    ④不能盲目动指头
    ⑤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
    ⑥在朋友圈里除了要遵守社交礼仪外

    发布:2024/12/31 22:0:1组卷:15引用:4难度:0.6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                                
          孔夫子经过十四年的羁旅生涯回到鲁国后,做的第一件完整的大事应该就是重新整理编排《诗经》,这在:《论语子罕第九》中可以得到印证。加上他对于西周早期的礼教极其推崇,当然也是用《诗经》里的诗句来为自己的话做印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确实是孔夫子把《关雎》编排为开篇之作,那么他一定是本着参照周初礼教的初衷,以《关雎》来给整部《诗经》定基调,那就是“思无邪”。
    ①《诗经》就应该已经成型
    ②同时也是《国风》的第一首诗
    ③虽然在孔夫子之前
    ④这也应该是做出了很多权衡与考量的
    ⑤但他肯定是对其中诗作的次序做了编排的
    ⑥第一首就以爱情诗作为开端

    发布:2025/1/1 3:30:1组卷:13引用:2难度:0.7
  •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生活中有自信和不自信的人,还有一种过度自信的人,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尝试去干一些比他们水平高的人都不敢干的事情,而这种人却往往能够侥幸成功。而且平均而言,他们比能正确评估自己能力的人更成功。              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
    ①当那些有自知之明者还在苦苦计算得失概率时,过度自信者已经捷足先登了。
    ②就算有人争,也许他们还不如你。
    ③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
    ④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你不就白白赢了一回么?

    发布:2025/1/1 1:0:5组卷:16引用:10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