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八(2)班准备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探究活动,邀你完成相关任务。
【探究一:时事速递】
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来了。10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10.79亿,未成年网民规模超1.91亿。《条例》对未成年人网络非理性消费、网络沉迷等问题,通过立法加以制度性约束。
小福分享了他的“网游”生活,同学们帮忙作利弊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做法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建议
建立微信群,广交新朋友 容易疏离现实的人际关系 谨慎交友
晒自己、家人朋友的照片 丰富日常生活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广泛浏览网络信息 获取新知 浪费精力,容易沉溺于网络
(1)根据小福的分享,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探究二:模拟法庭】
由小福、小泉、小闽组成了法治行动三人组,下面是他们准备“庭审”的一个案例:
陈某曾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自从迷恋上网络游戏后,逐渐无心学习,开始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随着网络游戏消费的不断增加,他开始捉襟见肘,因偷同学钱物,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结伴多次使用暴力手段抢劫中学生,被警方抓获,最终被送上法庭。
根据陈某的案例,小泉拟写的案件判决书如下:
经本庭合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如下:被告人陈某犯抢劫罪,判处行政拘留15天,罚金1万元……
(2)小泉同学拟写的判决书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你来找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答案】(1)①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②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③学会“作息节食”(或: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2)“行政拘留”判决有误。理由:陈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对社会的的危害程度较大,应处以刑罚处罚。
(3)①提高道德素养,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②树立法律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崇尚法律。③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9 4:0:1组卷:11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互联网超越时空限制,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体现了网上交往具有的特点是(  )

    发布:2024/12/20 19:30:2组卷:46引用:6难度:0.7
  • 2.“码字语音随便侃,断网身份无人晓。”这充分说明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具有(  )

    发布:2024/12/20 9:0:2组卷:179引用:9难度:0.7
  • 3.比尔•盖茨曾说过:“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一条坐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一条狗,这说明(  )

    发布:2024/12/18 6:0:2组卷:198引用:3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