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脚下有根,眼里有光
罗振宇 ①教育专家沈祖芸在她的《全球教育报告》里讲了一个精彩的案例,我索性跟着沈老师去了一趟那里。
②这是一所山村小学,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的深山里,叫九渡河小学。
③现在中国的山村小学,要说硬件,其实并不差,真正的问题是没有好的师资。要把一个外地毕业的大学生或一个名师派到山区教书,并留在那里,很难。如果名师才是学校资源的话,那九渡河小学这样的难题就无解。
④2020年1月17日,学校来了一位新校长,叫于海龙。他干了一件事,在周边的几个山村贴了很多告示,招辅导老师。
⑤告示贴出来,一周时间,80多人报名。你可能会有点儿奇怪,村里能有什么辅导老师呢?
⑥有。是剪纸的、做豆腐的、做灯笼的、养蜜蜂的、养鱼的、养蚕的、榨油的、厨师等。
⑦就是这样一些普通的村民,大家有的,也无非平日里农家谋生的本事。你可能有点儿泄气,以为于校长能搞什么创新呢,搞了半天好像也就加了几门兴趣课。
⑧于校长要求孩子,不仅要把豆腐做出来,还要卖出去。在这个挑战下,学校里原本的各种文化课程就被融进来了。
⑨怎么把豆腐做出来?科学课的内容就加进来了。怎么把各种成本核算清楚,各项收入记录明白?算术课的内容就涵盖进来了;豆腐还要卖掉,卖给其他学校的食堂和周边的餐馆,要写文案,打动人,语文课就涵盖进来了。
⑩豆腐课的引入,只是引了一个壳,一个挑战,而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那些知识点,被于校长装进了这个壳里。磨豆腐需要计算黄豆和水的比例,孩子们提前就学会了。了解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学会使用仪器测量质量、体积和温度。这些内容,孩子们一边做豆腐,一边就全都掌握了。
⑪类似的课程还有很多:木工课、烘焙课、瓷器课、传统手工课、养殖课、蔬菜栽培课……带着真问题,去满世界寻找解决方案,这才是学习本来该有的样子。在这所山村小学,它真切地实现了。
⑫仅仅是学校在周边的村子里找到了资源吗?不,四周的村民也有收获:磨豆腐、做木工、种菜、养鸡,这些事对村民来说,原来只是生计和收入。而现在,九渡河小学的一个邀请,让他们成了老师。
⑬你可以想象,他们的生命被这个新的身份点燃了,这在乡土社会是何等的荣耀。我和他们中的一些人聊过,他们跟我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爱这门手艺。
⑭你看,不仅是学校有了资源,周边的村子、周围的人,也因此被照亮,有了光彩。学校和村子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改善了。
⑮孩子在社区里长大,整个社区滋养孩子,而孩子给社区带来希望。
⑯我在九渡河小学的大门口,看到墙上写的校训,其中有一句:“脚下有根,眼里有光。”
⑰为什么眼里有光?因为孩子们是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眼里的光是因为他们真的在寻找答案。根在哪里?根就在附近的村子里,在附近的人那里。
⑱所以教育专家沈祖芸说了这么一句话:教育资源其实无处不在。资源就在你身边。
(1)于校长到九渡河小学后干了一些什么事情?
(2)试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说说文章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于海龙校长是个怎样的人?
(4)学校的《文苑》杂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设“美文美语”“小事蕴理”“教育天地”栏目。请将《脚下有根,眼里有光》一文推荐到其中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栏目,并写一段推荐语。
提示:①围绕栏目特点;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50字。
【答案】(1)贴告示招辅导老师;在学校开设兴趣课,点燃人们的生命。
(2)内容上:深化了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一文章主题;结构上:与文章第一段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3)①乐于奉献。从于海龙留在深山里的九渡河小学教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好校长;②懂得教育艺术。于海龙到九渡河小学后招辅导老师,开设豆腐课,点燃这里人的生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得教育艺术的校长;③富有创新意识。于海龙校长把各种文化课程融进兴趣课里,让孩子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眼里有光,实现学习的本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校长。
(4)推荐给《文苑》的“教育天地”栏目。本栏目描写记录校园生活中关于师生的感人故事,展示教育的艺术,揭示教育的真谛。我推荐《脚下有根,眼里有光》这篇文章,因为它讲述了于海龙校长扎根深山小学,招聘辅导老师,开设兴趣课,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点燃了人们的生命这一故事;启发我们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正好契合“教育天地”的栏目要求。
(2)内容上:深化了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一文章主题;结构上:与文章第一段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3)①乐于奉献。从于海龙留在深山里的九渡河小学教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好校长;②懂得教育艺术。于海龙到九渡河小学后招辅导老师,开设豆腐课,点燃这里人的生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得教育艺术的校长;③富有创新意识。于海龙校长把各种文化课程融进兴趣课里,让孩子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眼里有光,实现学习的本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校长。
(4)推荐给《文苑》的“教育天地”栏目。本栏目描写记录校园生活中关于师生的感人故事,展示教育的艺术,揭示教育的真谛。我推荐《脚下有根,眼里有光》这篇文章,因为它讲述了于海龙校长扎根深山小学,招聘辅导老师,开设兴趣课,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点燃了人们的生命这一故事;启发我们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正好契合“教育天地”的栏目要求。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1 8:0:9组卷:7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腊八粥》)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0 -
2.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发布:2025/3/13 4:0:1组卷:6引用:1难度:0.0 -
3.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发布:2025/3/13 3:30:1组卷:7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