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江南和江南文化是中华民族生活世界中最奇妙的一个对象,说到江南或来到江南,每个人心中都会( ) 一种奇妙的愉快感。但如果问你究竟体验到了什么?又真的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而这就是美学上讲的最典型的美感。
斯宾格勒有句名言:“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也可以说“江南的文化,就是江南城市的文化”,还可以说“江南文化的美,也就是江南城市文化的美”。这是因为①各种零零碎碎②遍布江南大地的文化创造③最后都是由于汇集到了苏州④杭州⑤南京⑥扬州等大城市⑦才被发扬光大并传承下来。如人们经常想到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生花草梦苏州”“人生只合扬州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清词丽句,不仅把江南城市的美和人文魅力( )无遗,本身也是中华民族心目中最看重的审美意境和精神。( ),江南城市文化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代表着一种真正的诗性文化和审美精神。
取材于刘士林的《江南诗性文化》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B
A.浮起 | 表现 | 一言以蔽之 |
B.涌起 | 表露 | 一言以蔽之 |
C.涌起 | 表现 | 不言而喻 |
D.浮起 | 表露 | 不言而喻 |
C
C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3)下列和“江南”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D
D
A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陆游 | 《临安春雨初霁》 | 近体诗 |
B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白居易 | 《忆江南》 | 诗余 |
C |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 | 朱自清 | 《荷塘月色》 | 散文 |
D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辛弃疾 | 《扬州慢》 | 长短句 |
【考点】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答案】B;C;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15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我向来偏爱古人书札,不必正襟危坐,不必计较书法作品的章法,字法,墨法,提起笔,蘸上墨,在尺素间走走停停,随遇而安。这两封信上的毛笔字,苏东坡写得自然流畅,笔墨的丰腴中藏着骨力,线条的凝重中含着秀逸。苏东坡是大书法家,他诸多的名帖不知润泽了古今多少书法研习者,【乙】而吸引我的,则是《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两帖都是苏东坡写给他的好朋友陈馈陈季常的。
苏东坡曾作诗道“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狮子吼”在佛经中指如来正声,苏东坡本意说陈季常研习佛理,听到讲解教义,好似狮子吼声振聩发聋,手里的拄杖坠地。谁知传到民间成了戏笑他的可怜,谈起佛学、佛法,往往整夜都不睡觉,反而,一听到妻子洪亮的怒骂之声,吓得惊慌失措,连拐杖都离了手。偏巧柳氏是河东人,“河东狮吼”于是成了妇人脾气暴躁凶悍的代名词。【丙】陈季常自此落下惧内的声名,于是有了这出《狮吼记》,坊间盛传出了“河东狮吼陈季常,千古风流苏东坡”的名句。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襟危坐
B.丰腴
C.振聋发聩
D.反而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发布:2025/1/3 9:0:5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这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甲)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乙)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丙)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吗?
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不要推却友爱/不要延迟欢乐/现在不悟/便永迷惑/在这里/一切都有了着落。
(丁)我受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请简要赏析。
(3)请简要分析文中“秋的韵致”有何内涵。发布:2025/1/1 4:30:2组卷:1引用:2难度:0.6 -
3.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
发布:2025/1/1 4:30:2组卷:68引用:3难度:0.5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