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氧气和氧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工业制氧气
(1)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时,一般采用的分离液态空气法,该方法所利用的原理是
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
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

(2)打开盛有液态空气的保温瓶,并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可观察到
A
A
(填字母)。
A.木条熄灭
B.木条燃烧更旺
C.木条先熄灭,后燃烧更旺
(二)生活中的氧气
(3)某家庭制氧机上有湿化瓶装置。人吸氧时观察到瓶中有气泡。湿化瓶装置类似于如图。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CD
BCD
(填字母)。

A.b导管连接制氧机
B.b导管连接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三)渔业制氧气
(4)运输活鱼时用过氧化钙(CaO2)可增加水中含氧量
小明提出下列猜想并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猜想】CaO2与H2O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过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试管中加入CaO2和H2O后,有极微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几乎收集不到气体。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极微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CaO2与H2O反应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通过查阅资料,CaO2与H2O反应的生成物是氢氧化钙和氧气,请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钙+水→氢氧化钙+氧气
过氧化钙+水→氢氧化钙+氧气

(四)潜水员供氧气
(5)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是用过氧化钠(Na2O2)和呼出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选择过氧化钠作供氧剂的优点是:①节约能源,②
消耗二氧化碳
消耗二氧化碳
。过氧化钠还可以与水反应。该小组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有气泡冒出,其原因可能是
反应放热
反应放热


(五)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实验方案如下:
Ⅰ、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Ⅱ、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6)试分析:
①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可能是
橡皮塞飞出
橡皮塞飞出

②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
氧化铜
氧化铜
(填物质名称)。
③请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在Cr2O3的催化作用下制氧气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H2O2
C
r
2
O
3
H2O+O2
H2O2
C
r
2
O
3
H2O+O2

【答案】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A;BCD;不能;过氧化钙+水→氢氧化钙+氧气;消耗二氧化碳;反应放热;橡皮塞飞出;氧化铜;H2O2
C
r
2
O
3
H2O+O2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14 5:0:10组卷:48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其原理是利用Fe2+和H2O2的反应产生能降解污染物的活性成分。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探究: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实验温度恒定在25℃或40℃(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
    (1)请结合上述介绍将表中空格补充完整。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
    pH
    浓度/(mg•L﹣1)
    H2O2 Fe2+
    为②③提供参照 25 3 204 16.8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3 204 16.8
    探究溶液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5 10 204 16.8
    (2)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实验①、②图像可得出结论:
     

    (3)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物降解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本题信息,将样品从反应器中取出后应立即将其放入某药品中,反应会迅速停止,该药品可能是
     

    A盐酸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溶液       D碳酸钠溶液

    发布:2024/11/25 8:0:2组卷:3引用:0难度:0.3
  • 2.据图1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甲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他用装置C来收集的原因是
     
    ,当看到导管口的
     
    时他才开始收集氧气.
    (2)该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
     
    ,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
    (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稍大,所以还可以选用
     
    (填序号)来收集氧气,其验满的方法是
     

    (4)老师提醒可以用F(万能瓶)来收集气体,则甲同学应将发生装置的导管与F的导管
     
    (选填a或b)相连接.
    (5)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这位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K2MnO4)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选填Ⅰ或Ⅱ)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
     

    (6)丙同学选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来制氧气,则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以下是他探究影响该反应速率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H2O2溶液浓度%H2O2溶液体积/mL温度℃MnO2用量/g收集到的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的
    时间/s
    5120130.29
    51200.1416.75
    151200.146.04
    30155210.76
    通过以上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
     
     
     
    等因素有关;发生装置中的
     
    (填仪器名称)也可以帮助控制反应的速率.

    发布:2024/12/18 8:0:1组卷:12引用:2难度:0.5
  • 3.下列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中,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影响因素 实验方案
    A 接触面积 将1g块状石灰石和20mL10%的稀盐酸、1g粉末状石灰石与20mL10%的稀硫酸混合,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
    B 催化剂的种类 将0.5g二氧化锰、1g氧化铁分别与10mL6%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
    C 反应物的种类 分别将木炭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
    D 反应物的性质 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表面积相同的镁片和铁片,比较在空气中能否被点燃

    发布:2024/12/25 13:0:1组卷:111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