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注释]①言:字。②行:奉行。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C

A.为人谋而不乎(竭尽自己的心力)
B.与朋友交而不乎(诚信)
C.必不得已而(离开)
D.勇者不(畏惧)
(2)下列句子中与“人不知而不愠”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B

A.曲肱而枕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学而时习之
D.必不得已而去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C

A.甲文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且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甲文孔子认为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改变的。
C.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甲文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
D.乙文讲述了“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是个人的立身的基础,也是政治的基础和从政的需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答案】C;B;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窃:私下里,私自。②拔:攻下;攻取。③缘:攀援。④张辽:曹军将领。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权吕蒙曰
     

    往事耳   
     

    ③权之   
     

    城已拔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结友 人不知不愠
    B.当涉猎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诸欲作土山 以攻宋
    D.不能甚 而戍死者十六七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吕蒙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27 4:0:2组卷:70引用:6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蒙以军中多务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当涉猎
     

    往事耳
     

    ⑤即刮目相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4)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3引用:2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当涉猎,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当涂掌事
     

    当涉猎
     

    往事耳
     

    目相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被鲁肃叹服,最终“结友而别”的佳话。
    B.本文注重以对话来刻画人物,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具有情趣。
    C.孙权开始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道破,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可能性。
    D.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劝,又可以感受到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
    (4)阅读以下链接材料,你认为吕蒙和傅永有哪些共同特点?
    【链接材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注释:①寻:不久。②书:书信。③让:责备。④报:回复,回答。⑤露布:公开的文告。

    发布:2024/12/26 20:0:2组卷:9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