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再忆父亲
徐名印
      ①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②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将为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出国为抗美援朝战争服务的、健在的医务、铁道、运输、翻译人员,参加停战谈判等工作的人员,民兵、民工、新闻记者、作家、摄影等人员,1953年7月停战后至1958年10月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期间,在朝鲜帮助恢复生产建设的、健在的人员,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2020年1月1日后去世的,在此次发放范围之内。
      ③依据纪念章颁发的对象和范围,我父亲是属于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但他领不到纪念章了。因为,我的父亲在1999年5月就因病去世了。
      ④我父亲的参军战斗经历,在2017年我写的《忆父亲》中有过叙述。我父亲叫徐进运,生于1926年,1946年20岁时在家乡自动参加解放军。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战过淮海,渡过长江,剿过浙江匪,跨过鸭绿江,朝鲜停战后于1954年回国复员回家。回家的时候是志愿军21军61师侦察队的班长。8年的战斗生涯,留给父亲的军旅总结是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可惜73岁时就去世了。活到今天的话,也是94岁的高龄老人了。
      ⑤父亲去世后的20多年里,特别是近几年,我一直在想,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⑥父亲是一个不事张扬的人。在8年的战斗生涯中,父亲打了很多仗,歼灭了很多敌人,但战斗的经历从来不主动向家人、向别人谈起。如果不是别人追问,或是几个老战友在一起追忆过去,父亲是不会轻易开口的。村子里的人只知道父亲功劳很大,但怎么得的功劳,只有父亲自己知道。他们曾撺掇过父亲开口讲讲,也曾用过“某某没打过什么仗,却说得像个英雄似的”激将法,但父亲总是笑笑就过去了。上世纪70年代,每到清明节,村里的小学都要邀请老八路、老革命,到学校里给学生讲战斗故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直没有邀请过我的父亲。我当时不理解,后来读了很多英雄的传记明白了,父亲是不想把战争的残酷和战友牺牲,当作“显摆”自己的谈资。经历过生死的人,大都会这样。
      ⑦父亲是个热心、诚实、老实的人。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是满脸堆笑,很少有生气的模样。谁家有事,他总是热情帮助,不论是生产队的公事还是个人的私事,没有不行的事;脏活,累活,不挑不捡,也不知道偷懒。父亲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没负过一次伤,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战争留给父亲唯一的光荣印记,是耳朵被大炮震聋了。过了60岁之后,父亲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地里的农活也渐渐干不动了,这时,父亲想起了他的老部队。在老部队里,父亲谈战斗,说战友,查身体,补战史,却把评残疾、求照顾的初衷给忘了。回到家后,母亲和我不停地埋怨父亲,父亲却说:“找到部队,就像回到了家一样,了却我的一桩心愿。身体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好!儿子有一个残疾的父亲,怎么就找不到媳妇?”我和母亲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村子里的叔父大爷们就不服气了,叫着我父亲的名字生气地说:“你真是个傻子!别人没有功劳都能找上功劳,你有功劳却没找上‘功劳’,你就不会讹、不会坐在那里不走吗?!”父亲也只是听着,摇着头笑笑。上世纪90年代后,父亲的责任田旁边就是一片栗子林,入秋后成熟的栗子掉落一地。我带着孩子帮父亲收秋,父亲首先嘱咐: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想吃我给你们买!这就是我的父亲,诚实、老实的父亲!只想着别人,不想着自己的父亲!
      ⑧父亲是一个心里装得下事,不想麻烦儿女的人。经历过战场上的打打杀杀,父亲把一切都看淡了。父亲活着的老战友,有的评上了残疾,子女安排了工作;没复员的,有的当上了团长。他们常联系,常聚会,他却没有艳羡之意。每当这时,我与母亲就对父亲说:“如果你不复员回家的话,是不是也当上团长了?”父亲睁开微熏的眼,也只是未置可否地笑笑。我参加工作后,结了婚,母亲不久就去世了,父亲一人在家里种着责任田。村里的人常对父亲说:“都这么大年纪了,别干了,该享福了!”父亲总是说:“干活干活,不干怎么活?他们都忙。”父亲按自己的节奏,播种、管理,不急不躁,把地里的收获一小车一小车地搬回家。从不打电话,或让别人捎话,让我回家帮他干活,却常常嘱咐我:“在外工作不像家里,你干的是公家的活,要听领导的话,与同事搞好团结,把工作干好,比什么都好。”在县城工作有了房子后,我曾把父亲接到县城住过,父亲住了没几天就偷偷地坐公共汽车回家了。急得我满县城里找,差点就报警了。父亲不在我这住的理由很充分:不自由,没人啦话,大小便不方便。我儿子出生不久,我想把父亲接到县城来过年,我去接他的时候,父亲关着门就是不出来;不论我怎么劝,就是不跟着我来县城。后来我想,老人有老人的生活,故土、故人、故事,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寄托,是不能被打扰和改变的。
      ⑨这就是我的父亲。要说父亲有什么遗产留给了我的话,这就是父亲留给我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⑩70年前在朝鲜的那一战,是劣势装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打败了现代化装备的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联合国军,保卫了新中国和新生的人民政权,打出了国威和军威,结束了旧中国积贫积弱、任人蹂躏的历史。自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海岸线上,架上几门大炮,就能侵略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遇强敌,不畏战,勇亮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精神。那一战里,肯定有我父亲冲锋的脚步、杀敌的呐喊、卫家卫国的枪声。
⑪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以国家的名义,向志愿军老战士颁发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纪念章,是盛世中国对英雄的纪念和褒奖、缅怀和致敬。这份纪念,我想,久在地下的父亲应该感受得到。
⑫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父亲是领不到了。愿我的《忆父亲》《再忆父亲》这两篇文章,算是颁发给父亲的纪念章吧。
写于2020年7月24日(1)如果把这篇文章分成三个部分,请据此理出文章的思维导图。
(2)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第⑤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结合第二单元的学习,以这篇文章为例,举例谈谈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4)作者在文章最后写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父亲是领不到了。愿我的《忆父亲》《再忆父亲》这两篇文章,算是颁发给父亲的纪念章吧。”通过你的阅读,你认为作者颁发给父亲的纪念章是什么?

【答案】(1)第一部分:①-③自然段,交待再忆父亲的原因。第二部分:④-⑨自然段,写出了经历战争的父亲对人、对事、对生活的态度。其中第④自然段交待父亲的简历,⑤自然段想知道父亲是怎样的人,⑥自然段写父亲写父亲做人低调,⑦自然段写父亲热心、诚实、老实,⑧自然段写父亲装得下事,不麻烦儿女,⑨自然段写父亲对我的影响。第三部分:写抗美援朝的意义,对父亲的思念和纪念。
(2)内容:承接上文再忆父亲的原因,引起下文对父亲具体追忆。结构:承上启下,使全文结构严谨。
(3)内容真实:从文中看,作者父亲的生平、战争后父亲的生活,以及写作时的背景都是真实。事件典型:父亲的事有很多,但作者围绕父亲做人低调,热心、诚实、老实,心里装得下事,不想麻烦儿女三个方面选典型事件进行追忆。注重细节:在追求父亲三个方面的特点时,主要从对人、对事的态度上进行细节刻画。
(4)作者颁发给父亲的纪念章是:对父亲永远地缅怀,对父亲精神品质的传承,对盛世中国和志愿军将士的致敬。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逃离肖申克
    高延晶
          第N次重温《肖申克的救赎》,当瑞德和安迪这两个渡尽劫波的老朋友在蔚蓝的太平洋边拥抱的时候,我又忍不住流下幸福的泪水。真是心灵鸡汤啊,当瑞德在安迪的信中读到“hope is good thing(希望是个好东西)”时,我也仿佛看到了生活中的一线亮色是心中的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可惜生不逢时,1994年美国电影佳片迭出,低调沉稳的《肖申克的救赎》被那些炫目的大片抢去风头,当年的奥斯卡桂冠也被傻乎乎的阿甘抢走。而真正的经典是需要历史考验的,安迪的越狱故事没有赢得小金人,却赢得了无数影迷的心。业界公认的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电影排行榜上,多年来稳居榜首的,就是这部《肖申克的救赎》。
          表面上看,《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越狱题材的剧情片,但看多了,就会发现,这是一部充满隐喻的哲学电影。这部电影的关键词是一个非常长的英语单词institutionalization,意思是体制化。在这部电影里,监狱就是体制化的实体,电影借瑞德的嘴,说出了囚犯(人)与监狱(体制化)之间的关系:一开始,它剥夺了你的自由,你恨它;接着你慢慢习惯它;最后你离不开它。
          片中一位在监狱待了50年的老囚犯被假释出狱,但他已经离不开监狱,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最后选择了自杀。其实,监狱只不过是体制化的极端例子,现实生活中,体制化可谓无处不在。沉闷无聊但又无法逃避的工作,过了七年之痒“相看两相厌”的婚姻,哪一个不是牢笼?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对体制化的描述是和风细雨的,其中最令人恐惧的,并不是狱长的贪婪和狱警的凶残,而是希望的泯灭。贯穿影片的一条线索值得玩味:入狱20年后,瑞德申请假释,说自己改过自新了,可假释被拒;入狱30年后,瑞德再次申请假释,他再次强调自己已经改过自新,但仍被拒绝;入狱40年,瑞德已对生活不抱希望,面对年轻的假释官,他不屑地说,“什么改过自新,狗屁”,但这一次,假释被批准了。
          三次面见假释官的过程明确地告诉大家:只要你还对生活抱有希望,体制化就不会放过你;只有你对生活绝望了,你才会获得自由。但是绝望的自由,还有什么价值?
          幸好,影片中还有安迪这样的人物,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对自由的向往,凭着毅力和智慧,还有对希望的坚守,终于逃出生天,找到人生的彼岸。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摆脱体制化的过程。这个体制化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个“监狱”,还包括内心中无数的“监狱”。最后能不能成为安迪,能不能逃离这些“institutionalization”,要靠你自己了。
    (选自《青年文摘》)(1)简要概括作者为什么认为《肖申克的救赎》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2)作者提到瑞德三次面见假释官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作简要叙述。
    (3)怎样理解文章第三自然段画线部分的句子?试作简要分析。
    (4)文章第四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2引用:2难度:0.2
  • 2.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轻轻地抱住母亲
    茹喜斌
          ①母亲已经70多岁了。70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老的母亲更加虚弱了。母亲在病床上躺着,想动一下都非常艰难。那天晚上,母亲下床小解后怎么也上不了床,当时,我就那么轻轻地一抱,就把母亲抱到床上。也就是这么轻轻地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②上了床的母亲不愿躺下,就那么实实在在地靠在了我的怀里。那时我感到了我胸脯的宽厚,也感到了母亲的瘦小。我搂着母亲,并且轻轻地晃着母亲,母亲那一头苍白的头发就散乱在我的眼前。我低头给母亲理那头发时,母亲的双眼闭着,眼角却溢出了几滴泪水。我给母亲擦泪时母亲说:“你小时候,我就是这样抱着你,你不老实,老是乱蹦乱跳。”我说:“妈,你想我抱着吧?”母亲说:“想,抱住我,我心里就踏实。”我眼里湿润了……母亲说着就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于是,我就那么轻轻地抱着母亲,感到有一股爱的暖流在冲撞着我的心扉,我感到我强壮的身子就是母亲的靠山,就是母亲的胆量,就是母亲的渴望……我的泪,竟忍不住掉在了母亲的脖子上。
          ③把一个人抱在怀里是因为心中有爱,那是一种深沉的爱,一种无法描述的爱,一种比所有语言的表述都要博大凝重的爱。小时候母亲经常抱我,抱着我下地,抱着我拾柴……我要是乖巧,母亲还会亲我的脸蛋儿,我这时就会搂住母亲的脖子,那是一种渴望,一种依赖,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幸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就不愿让母亲再抱了,最多会让母亲扳着脸看看我胖了还是瘦了。当我长到渴望和异性亲热的时候,我会激情地抱住女友,或是让她紧紧地抱住我,甚至热烈地亲吻,却不再愿意接受母亲的双臂和怀抱了。这时的母亲,就只能用慈祥的目光或是我喜欢的食物来表达她深深的母爱了,而我也再没有搂住母亲脖子的渴望了。但就在那个晚上,我抱着母亲时忽然感到,那个搂着我的脖子撒娇的女儿就是当年的自己,而我就像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里一样,那么甜蜜,那么幸福。
          ④又一个晚上,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到夜里10点钟时,母亲说:“我想睡了。”我说:“妈,我把你抱到床上吧。”母亲说:“中。”于是,母亲就搂住了我的脖子,母亲比过去明显胖了。我抱着渐渐康复的母亲向床边走去的时候,母亲是满脸的笑容,我知道母亲在我的轻轻一抱中感到了甜蜜和满足,我感到我幼小时的形象和母亲叠在了一起,那是人生漫长的旅程,也是母子爱的结晶和升华。我把母亲放到床上时,母亲竟然出乎我预料地说了句:“好幸福啊!”继而就是响亮的笑声了。
          ⑤我在这笑声里充满惭愧。我们会激情满怀地抱住亲爱的妻子去倾吐炽热的恋情,我们会喜不自禁地抱住女儿去倾吐脉脉的爱意。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去抱一抱年迈的母亲,去倾诉那份人间的热爱的亲情呢?
    (1)从全文看,题目“轻轻地抱住母亲”中的“轻轻”一词用得很形象,请分析“轻轻”的含义。
    (2)第①段中“也就是这轻轻的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震动的原因是什么?
    (3)请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将病中母亲的肖像描绘出来。
    (4)对本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以“轻轻地抱住母亲”为线索,着重描述了“我”抱住病中母亲与渐渐康复后的母亲的动人情景。
    B.文章最后一段直抒胸臆,抒发了对母亲的愧疚之情,感情真挚动人。
    C.为了引人入胜,本文运用了倒叙和插叙的叙述方法。
    D.本文描写细腻,语言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深的母子之情。
    (5)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25引用:4难度:0.5
  • 3.《外国诗二首》整体感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态度 现实——假如生活欺骗 嘱咐 相信——快乐将会来临
    不要悲伤心急 永远
    须要①
     
    一切 都将会过去
     
    《未选择的路》
     
    ——决定(选择)——④
     
    ——多年后的回顾

    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21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