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是非,见贤思齐”“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应是中学生行事为人的应有之义。七年级学生小林喜欢用微博记录生活和成长中的各种“所见、所行”……以下是他记录的一些事情。
记录一 | 记录二 |
4月3日:清明期间,我们一家出游,我看见有的游客义务疏导交通,也有人在高速路上乱扔垃圾甚至占用应急车道。我在微博上为义务疏导交通的人点赞,也把乱扔垃圾和占用应急车道的照片@交警。 4月10日:我与小飞、小明是好朋友,约好每周日到图书馆学习。小飞前两次都不能按时到达,可我和小明都很准时。为此,小明想与小飞断交。在我与小飞沟通后,他认识到不守时的后果,感到很惭愧并痛改前非。我们三个又成了好朋友。 |
4月12日:我曾是个游戏迷,周末经常玩“和平精英”手游,视力下降很快。后来在医生的告诫下,我开始提高自控力,逐步摆脱“心瘾”,又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4月13日:班主任为同学们更好地成长,每周都要大家填写“青春盾牌”:本周有哪些该做的事没做完,有哪些该读的书没读,有哪些不足和遗憾,有哪些品行获得了提升……通过几周的坚持,我们发现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
【考点】行己有耻.
【答案】①我们有羞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行动之前,审查愿望,行动之中,监督调解,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②用行为证明并创造自己,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9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