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选择奚同发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A.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
      ③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他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逼着他选择拉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为什么家里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时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他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练了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
      ④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此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带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之前和拉琴之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都对他充满了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大家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成了学院里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⑤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也是他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每个角落。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弦惊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诉说着一个琴童的哀求与抗争……
      ⑥没有用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回忆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痛苦历程。起初,他只想随便拉一拉,这毕竟是他在学校里的最后一次考试--他已经考了多少次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为之动容。
      ⑦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⑧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⑨“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⑩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甚至可以听到人们的呼吸声。
⑪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⑫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1)通读全文,写出标题“选择”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放弃”学琴;一方面是不情愿的“学下去”。
一方面是“放弃”学琴;一方面是不情愿的“学下去”。

(2)选文中多次写到“他”的泪,试对A、B处作分析。
A处:“眼里噙满泪水”是因为:
“我”为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持续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拉琴而委屈
“我”为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持续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拉琴而委屈

B处:“泪再一次流下来”是因为:
“我”终于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感情激动
“我”终于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感情激动

(3)选文中第③、④两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是运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这样写的作用是:写出当年“我”被迫学琴的经历,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为下文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是运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这样写的作用是:写出当年“我”被迫学琴的经历,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为下文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4)选文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弦惊如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出它的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拉琴时动作熟练,感情充沛。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拉琴时动作熟练,感情充沛。

(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文章的结尾:“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的理解。
这句话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一个是从此摆脱了天天为学琴、练琴而拉琴;一个是为毕业拉琴考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句话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一个是从此摆脱了天天为学琴、练琴而拉琴;一个是为毕业拉琴考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答案】一方面是“放弃”学琴;一方面是不情愿的“学下去”。;“我”为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持续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拉琴而委屈;“我”终于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感情激动;是运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这样写的作用是:写出当年“我”被迫学琴的经历,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为下文故事发展埋下伏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拉琴时动作熟练,感情充沛。;这句话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一个是从此摆脱了天天为学琴、练琴而拉琴;一个是为毕业拉琴考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3/1 11:30:2组卷:82引用:1难度:0.2
相似题
  • 1.忽 略      夕阳         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         ,很美,很好。
          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         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         
          孩子的母亲见了 走过来  看什么呢
          妈妈 看 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 孩子忙母亲拉到花盆前  开心地说 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  结小西瓜给我吃的
    傻瓜 那些瓜苗不要过几天就会死的 根本长不出西瓜  母亲皱了皱眉头 笑着说道
          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身后是孩子表现出的坚定和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         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小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的生长,那些个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个生命呀,孩子想。
          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枝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给你买冰淇淋。”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呆呆地望着花,觉得心里空空的。
    (1)选择一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应是
     

    A 照射 光彩 迎候 憧憬 站立
    B 斜照 光彩 憧憬 迎候 炫耀
    C照射 光芒 沐浴 憧憬 站立
    D斜照 光芒 沐浴 憧憬 炫耀
    (2)给第三、四、五自然段加上恰当标点符号。
    (3)“瞟”的意思是
     
    ,表现了孩子
     

    写出四个含有“看”意思的成语:
     

    (4)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给你买冰淇淋。”
    改成转述句:
     

    (5)老师为什么给孩子满分?母亲又是怎样看待孩子的满分的?
    (6)你如何理解“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这句话的?
    (7)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有对夕阳的描写,作用是什么?
    (8)联系全文的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

    发布:2025/3/11 20:30:2组卷:58引用:1难度:0.1
  • 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题目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3 5:0:1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对《丁香结》一文的标题理解正确的是(  )

    发布:2025/3/6 3:30:1组卷:2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