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雨霖铃》,回答问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2)“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人物的何种心态?
(3)“念”字在全词中起何作用?
(4)下列选项中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所描绘的“景”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A
A.幽静的
B.清凉的
C.凄冷的
D.明丽的
(5)下列各句中对《雨霖铃》一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A
A.词的上阙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客观地铺叙了自然景物。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句,语言通俗真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寥寥11个字,真是力敌千钧。
C.“念去去”二句中的“念”用得很好,后面用“去去”叠用,更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于是觉得路途茫茫,去路修远。
D.“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阙的“念去去”;“经年”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答案】A;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6 8:0:9组卷:5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南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2)末句哪个字最能表现作者情感?请找出并简要赏析。发布:2025/1/3 5:0:2组卷:5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和乐天早春见寄
元稹
雨香云澹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
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①欲如何。[注]①缩地:传说中化远为近的神仙之术,后因谓两地相距遥远不能迅速会晤为缩地无术。
(1)“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
(2)诗的前四句刻画春景如何由细微到明显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发布:2025/1/3 9:0:2组卷:5引用:1难度:0.5 -
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黄氏延绿轩
(宋)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释】芜:丛生的草。发布:2025/1/3 7:30:1组卷: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