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突变菌株A为甲硫氨酸缺陷型,菌株B为酪氨酸缺陷型,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同时这两种菌株都存在链霉素敏感型(strs)和链霉素抗性型(strr)。某同学将两种菌株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上,并在适宜的无菌条件下培养,结果如表所示。已知菌株间不发生链霉素抗性基因的转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培养基 现象 处理 |
不含链霉素的基本培养基 | 含链霉素的基本培养基 |
实验甲(Astrr×Bstrs) | 有菌落 | 有菌落 |
实验乙(Astrs×Bstrr) | 有菌落 | 无菌落 |
【考点】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答案】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9 8:0:10组卷:1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原鸡是家鸡的祖先,但家鸡的产蛋量高,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6引用:2难度:0.8 -
2.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该植物种群A的基因频率是
(2)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内是否发生了进化?
(4)用2%的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该植物分生组织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①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②如果你的假设成立,预期低温处理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8引用:2难度:0.3 -
3.一块农田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的杀灭效果显著,但随着该种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
(2)害虫抗药性变异产生于使用杀虫剂
(3)在对该种害虫的群体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群体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害虫群体是否发生了进化?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发布:2024/7/8 8:0:10组卷:32引用:4难度:0.7